对联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举几个经典对联如下:
1.上联:凤落梧桐梧落凤。
下联:珠联璧合璧联珠。
2.上联:松叶竹叶叶叶翠。
下联:秋声雁声声声寒。
3.上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
下联: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
4.上联: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境。
下联: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情。
#春联##你们老家贴对联么挂灯笼么#
对联与春联,贴春联的由来,其演变过程和结合当代生活的现实意义
New Year antithetical couplet and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讲究对仗工整。即根据上下联相应的单个字发音的平仄和词性的虚实制成偶联的两句话。要求上下两句相对文字的平仄必须相反,再就是要求两句中相对的词组和句子的类型相同,语法结构一致。更高要求的是意境,除了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之外,要求相应的字、词意思相关,水乳交融,下联的意境要比上联高。如果上下联只是字数相同,其余要求大体上相同,则叫做对偶。
小户人家的简洁春联
例如:东风吹(平平平),战鼓擂(仄仄仄);“东风”对“战鼓”(都是名词),“吹”对“擂”(都是动词),而且“吹”、“擂”二字的相关性颇高。
每年春节,千家万户都要挑选一幅用大红纸书写的对联,贴在门上,叫做春联,一是增加喜庆气氛,同时也是祈福,主要是乞求福寿,即健康。
秦叔宝和尉迟恭的像作为门神
春联也叫桃符、对子、对联、门对、春贴,是在其演变过程中的各种叫法。人们最早乞求健康的方法,是在门上挂一块桃木板以驱邪,后来在门两旁的木板上分别刻划秦叔宝和尉迟恭的像,作为门神,故叫做桃符。歌剧《白毛女》喜儿的《过年》唱段中就有两句歌词:“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在门上挂一块桃木板以驱邪
有一幅春联说的是:“爽口物多终成疾,快心事过必为殃”,很值得当下许多人品味、体会。现代社会,生活条件好了,各种难治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等,反而多起来了。爽口物,煎炒烹炸,炖焖烤烧,还有各种加工食品,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和色彩,但是吃多了吃的时间长了,最终会造成疾病,所以尝尝即可。快心事,吃喝玩乐,功名利禄,以及许多新鲜玩意儿,使人忘乎所以,无法收敛,过分了必定造成灾祸。君不见曾有人在庆功宴上,高朋满座、开怀畅饮之际,或是在麻将桌上和了一把极品,在不尽的羡慕、赞美声中,激动万分,血压陡然升高,突然发作心肌梗死或者脑血管破裂,正所谓乐极生悲。故要紧的是要节制饮食,保持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在节日期间。
要节制饮食,保持一颗平常心要节制饮食,保持一颗平常心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使中国最重要传统文化节日春节,变得冷冷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