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元日》诗中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到了宋朝,春联就已经很流行了。
而到了明朝,由于明太祖的大力推行,对联便进入了千家万户,关于朱元璋和对联的种种传说,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了来看。
明清时期,对联的种种形式次第出现 ,特别是多句联的出现,使得对联脱离了前代各种文体的范畴,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同时,对联也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但是,清朝时期,并没有人在格律上对对联的创作进行总结 ,所以我们看 前代对联,有时会发现平仄,词性不对的联。
直到2007年,中国中国楹联学会收集前代典籍中关于联律的论述,整理出版了《联律通则》试行本,在2008年的时候又出版了正式本,才使得我们今天关于对联的学习和创作,有了一个规范。
由对联的知道,我们很容易地就知道。
对联一定是对仗句,对仗句一定会是对偶句。但是对偶不一定对仗,对仗句也不一定会是对联。
让我们总结一下:
对偶:要求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没有字数,重字,平仄相对 等方面的要求。
对仗:要求上下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律诗要求句内平仄交替,上下句平仄相对。只在同一位置限制重字。而词曲大都依谱而定。没有特定要求。
对联:要求上下句字数相同,结构想同,词性相对 ,句内平仄交替,上下句平仄相对。除了极少特例,一般不允许出现重字。
今天我们学习对联,大都依照六要素。
第一条、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率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形成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也就是说,满足上面六个要求的,才算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