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知识大全网站改版中:主站将改版成软件下载,PPT,个人简历等等内容,现有内容保留到旧版中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知识 > 正文

对联-《红楼梦》点评37:智通寺

作者:学习知识 来源:网络 日期:2023/3/1 8:16:29 人气:3 加入收藏 标签:对联 雍正 就是 也是

府谷智通寺

智通寺

(红楼梦场景陈设系列八)

《石头记》所写寺庙很多,第二回中有贾雨村偶至郭外所见的“智通寺”,我们作为读者,或许随便就读过了,但作者安排这个情节,却非闲来之笔。

此处所写郭外村野风光,系与后面冷子兴所说荣国府繁华气象作对比。仅有此作用吗?应该不全是。脂砚斋在此批曰:“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智通寺者,是谓惟智者能通此书之义也。

前已述及,寺和庙都是上层建筑、国家政权的代名词,“葫芦庙”如此,这“智通寺”也不例外。

一、智通寺寓意

智通寺,在郭外的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比喻的是大明江山如画,隐喻朝廷的当政者已然身处事外,朝政荒废、不理世务。门巷倾颓,墙垣朽败,形容朝庭已腐朽不堪、岌岌可危。庙堂里的人呢,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答非所问,说明执政者已昏庸至极,已到了无法处理政事的地步。

了解历史的人大体上都知道,明朝末年,朝庭成立了东厂、西厂,东厂主要由宦官管理,西厂主要由权倾朝野的太师、丞相等管理。两个机构为肃清异已,斗得死去活来,多少朝庭大员的命,在东厂、西厂的眼里,就如草芥。朝上的君主,似乎仅听这两个班派的一面之词,是对是错从来都不曾细细追究,也就是到了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答非所问的昏庸境地。

明末,面临李自成、张献忠起义的内忧和清军叩关的外患,朝廷虽然极力安内攮外,但做法上却有些昏腐。崇祯自己,本来性格上就有诸多缺点,又不太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刚愎自用的结果便是自己成了孤家寡人。有些大臣如周延儒,在这种生死存亡之时,竟然还假传捷报以博取功名利禄。

崇祯殉国后,南明先后建立的政权,执政者也没起到任何力挽狂澜的作用,大臣们忙于内斗,政权与政权之间乐于互相攻伐,无异于自杀自灭的行为。最后仅支持十八年江南大地便落入满清之手。此时的朝廷,和这智通寺有什么区别,执政者和智通寺的老僧也没什么两样。通过多年折腾,有一部分人暴富,而执政者和老百姓都穷得只能食粥(红楼事物编号59)喝稀,哪还有力气打仗。

再拿雍正时期来讲,虽然雍正是比较勤政的君王之一,但他也有不少的毛病,刚愎自用是其一,怀疑心重也是其一。起初他还能信任一些人,到最后他把这些人统统都收拾了,自己也就成了孤家寡人,而敌人却树了一大堆。也就再也没有人为其效劳,莫说是上朝谏言了。

走入这庙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贾雨村。这直接暗示了下一步贾雨村起复,所效力的朝廷就如这智通寺一样。非智者是不可能在这里开悟并从里面走出来的。

二、对联寓意

最有意思的是门口的一副对联(红楼事物编号58):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对联虽然是大俗话,但也正是应了当时的局面。

前面作者已写,明末、南明的官员都有贪酷之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在那段时间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各个利益集团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战,从来没有站在国家的角度思考,朱聿键时,在需要抵御清军进攻的关键时刻,明明有兵有钱,但竟无一兵可派、一文可支,军队和钱财均掌握在郑氏这群大海盗头子手中。黄道周将军是带着一百道空的委任状上阵迎敌的,结果不用想也知道。

在雍正时期,抄家似乎是雍正帝的乐趣,几乎好些大臣都被他派人抄过,比如曹家就是被隋赫德抄的,结果没过多久,雍正又派年羹尧把隋赫德抄了,最后又把年羹尧抄了。如此循环,臣子们根本搞不清楚,明天是不是也会轮到自己。所以这副对联,是当时局势的反映,也是给世人提个醒,同时也是告诉读者,宁、荣二府在风光荣耀的背后,就是做不到两袖清风、知足常乐,等到无路可走时,也就是“昏惨惨灯将尽”“忽喇喇大厦倾”之时。不能审时度势,尽早退步抽身,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因果循环。

反腐在哪朝哪代都是个艰难的课题,现代社会,在法治体系下,到处都是禁区,对联的两句话,也送给当今的世人,不是自己的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按照作者的写作方法,《石头记》中的每一个情节,都不是空穴来风,其后当有一处会与之相照应。此处脂砚斋批曰:【J209甲夹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这一副对联,既是为宁荣二府当头一棒,也是为贾雨村量身定做。当贾雨村事业中兴时,其走进的是智通寺,寺是僧人活着时的活动场所;当他惨败时,其走进的应该是塔,因为塔是僧人最终的归宿,清朝发配边疆的最常去处,就是东北的宁古塔。

(水木森二○一七年五月二十九日)

榆林智通寺举报/反馈

本文网址:http://clewo.net/xuexizhishi/23832.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