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魏碑书法家李金台的对联书香代有,金科玉律天台墨;剑影心无,彩凤俊坤云栋春。李金台,河北献县人,青年从戎,任部队电影队长,转业后任律师。喜书魏碑,师从《沧州晚报》题写者、著名金石学家大康,天津名家孙伯翔,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沧州市书协副秘书长。妻子张俊坤,河北医科大学毕业,乳名凤。儿子现为北京某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联成,让我诠释了一番。听罢他说:“那么短的时间,就写好了,还把我们家的`文化背景提到更高的层次。”随后出人意料地来了个礼仪三部曲——握手,热情有力;拱手作揖,赤诚无隙;低头鞠躬,虔诚真挚。此举,让我猝不及防,愧不敢当。于是,与李君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我们班的副班主任、语文老师是张老师。他头圆圆的,浓浓的眉下面和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戴着一副大大的近视眼镜。
有一天,不知怎么地,我特别注意了张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时候,我发现他常常用按行提顿的要求写每一个字,我的眼神被老师的字勾住了。写生字的时候,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用上了按行提顿。
第二天本子发下来了,老师在我的本子的左下角写了一句评语——逐渐得法。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就去问张老师,老师说:“逐渐得法,就是说你写字时,慢慢地学会了用笔的方法。”
中午我来到学校写作业时,有一位同学邀请我去踢足球,我也是个足球迷,我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所以匆忙地写完作业就奔向球场了。第二天本子发下来,我一看,得了个“C”。我看看自己的字,也真是难看!唉……
上课时,我又在仔细观察老师写字,原来张老师写字时比较慢,一笔一画地写。上次的作业我写得匆匆忙忙,当然写得难看。我决心以后每次作业都要用“按行提顿”四字心诀去写。
在一阵鞭炮声和掌声中,一位高个子大眼睛的同学大步流星地登上了领奖台他获得了天门市小学生柳体书法竞赛冠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出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读一年级时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柳体书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整整练了3年。每天早上,当同学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我就起床了,迎着晨风到学校去练习书法;当别人在尽情玩耍的时候,我却在专心致志的临帖;晚上,当别人在欣赏电视节目的时候,我却照样挥动着手中的毛笔。有一次,电视台正在播放我喜欢的电视连续剧《特警力量》,正在习字的我真有点坐不住了,巴不得去看个痛快。我刚一站起来,目光又落在正在书写的两排字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马上转变了念头,干脆关上门窗,堵住外面的声响,埋头写了起来是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因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说到这里,我想你们一定知道我是谁了吧,我就是我们班的小小书法家赵家辉。
李芮有一个矮矮的个子,肉乎乎的脸,眼睛小小的,笑起来像一个弯弯的月牙。
她是我们班的“书法家”!张老师非常喜欢她的字,还夸她的字好,让我是“羡慕嫉妒恨”。她的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叫一个棒!横平竖直、撇捺舒展,好看极了!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一作321-379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少时师从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的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王羲之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曾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
她扎着一束墨一般黑的马尾辫,走起路来,辫子一摇一摇的,就像毛笔在纸上写字一样。她比我矮,有些胖。但她的硬笔字可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哦不,是第一的!再说她的毛笔字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棒!
我和她一样都在练习毛笔字。可相比之下,我的毛笔字一“见”到她的毛笔字,立刻自惭形秽。不相信?好,我带你去看看她的现场挥毫吧!你一定会佩服的五体投地的。
那是第一学期的时候,语文课本中第五组的“遨游汉字王国”,提到让会写毛笔的同学“露一手”。我的那些“丑八怪”可拿不出手。她呢?第二天就准备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来到学校准备挥毫。
只见她有条不紊的铺上宣纸,用木条压好,再端起墨汁,往小盘子里倒。瞬间,带着浓郁墨香的墨汁在白白的盘子中出现。接着,她取出毛笔,轻轻地蘸了蘸墨水,在小盘子的边上抹了几下。她把毛笔移到纸上方,落下笔。瞧,她把手腕转了几下,奇了!一个漂亮的隶书体“学”字出现在了雪白的宣纸上。不一会儿,“小书法家”就沉浸在了这由“笔、墨、纸、砚”组成的“小天地”里面了。她有时微笑着,好像遇到了什么开心事;有时又十分严肃,可能是这个字很难写吧。突然,她紧锁着眉头,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有一个字写得不好看,可才过了一会儿,她又拿起笔,在这个字上面“添枝加叶”。太神了!此字经过"美容"之后,竟从“东施”变成了“西施”。她的眉头展开了,露出了由衷的笑脸。
尔后,她“变”成了一个魔术师,把手挥动几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几个大字映入同学们的眼帘。这十个大字苍劲有力,入木三分,除了结构上的一点缺陷外,其他的简直可以和王羲之的字媲美了!
咳咳!现在要公布这位“小书法家”的尊姓大名了。她就是——马双婕!一个才艺出众的女生。
王羲之从小爱好书法。幼年时他曾跟随姨母,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过书法。渡江后,他又学习了前辈书法大师李斯、曹喜、张芝、张昶、蔡邕、锺繇和梁鹄等人的书法。这使他的书法融合各家所长,自成一家。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长书法的人济济一堂,父辈王导、王旷、王异等都是高手,这对他的书法学习的帮助也是极为显着的。
王羲之对真书、草、行诸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他的真书势形巧密,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他的草长浓纤折衷;他的行书遒媚劲健。人们称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