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对联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对联教学
在
2004
年高考开始,对联重新进入语文考试的范围,这一年的
15
套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七套设有对联题;
2005
年,又有一些省份
设置了对联题,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增加了难度;接下来在各个
省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对联成为语文综合能力测试的主要题型……面
对这种趋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古老而陌生的文学形式――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被誉为“诗中之诗”。它
作为我国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和基础教育教学形式,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然而,随着清末学塾教育的消亡,对联作为一种教育教学
方式也消失了。现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一个重要思
想就是“开掘课程资源”
“语文教师更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
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并强调:“语文课程不仅包
括课堂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
1
)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和
开掘学生感兴趣的资源,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悟,让丰厚的语文
内涵彰显出来,从而实现学生与语言文化的互动联系,真正体现学习
资源的价值和地位,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好载体。
对联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知
识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讲解甚至没有要求,但是对联艺术作为中
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艺术。更重要的
是,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显见
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曾经说过,对联不仅能够
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他从四个方面予以说明:
一,“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对
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
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与刘叔
雅论国文试题书》)。简而言之,对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
应当再次得到积极的利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