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如今,家家户户都会在过年前,在自己门口贴上崭新美观的对联,祈求来年好运,这如今已经是一种传承下来的习俗了,那么,您有思考过,咱们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贴对联的呢,今天,就由小编来为您介绍下吧。
据学者考证,目前最早的对联应该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时出现。五代十国为分裂割据的时代,战争频发,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鬼神崇拜盛行的当时,人们便在具有辟邪功能的桃符上,刻写比较吉祥的句子并悬挂在门上,俗称“悬桃符”。
据《宋史》记载,当时后蜀的末代皇帝孟昶曾写下过“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句,并将其摆放在门的两侧。此事似乎只是孟昶皇帝生涯当中的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却因后来的后蜀亡国一事而牵涉出另一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孟昶写下的话不是“嘉节号长春”吗,巧的是,后来孟昶带领后蜀国投降北宋之时,正逢赵匡胤的诞辰,而其诞辰在当时被人们称为“长春节”。更巧合的是,前来接收后蜀国领地的北宋大臣,正好名为“吕余庆”。就这样,“长春节”与“吕余庆”正好对应着孟昶所写的两句话,而这句话也被后人称为后蜀国的亡国之兆。
对联也的确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不过,此时的春联只是一些刻写在桃符上的吉祥话,虽然工整,但还不怎么讲究寓意与平仄韵律,可以说是对联的初级形态。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