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贴与切
贴,指妥当、合理;切,指确切、紧切。这是对联抛开纯文学性
而近于实用性的两个要点。若一副对联做到了工和稳,至少在纯文学
方面可以合格了。那么能否算作一副好联呢?还不够,因为对联在纯
文学性以外还要具备实用性。
这里我要把“贴”和“切”换一个位置,因为“贴”是依附于
“切”的,若无“切”,则“贴”也无从谈起。
于诗法论,似乎“切”是不必的。
古人诗话中说:“不可过拘于
题,不可过离于题”。那么对联为何要“切”呢?这便涉及到了诗与
联的创作目的。诗言志,是用来咏怀的。即便古人的题名胜之诗,也
是借名胜而咏怀,而不是专为名胜写,而后悬于其上的。有悬于其上
者,多是出于后人的敬仰,而非作者本意。换句话说,诗的核心是人,
借景抒情。而联的核心是物(或曰客体,因为有赠人挽人之联),将
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创作目的的不同必导致创作手法的差异。
这里有一个问题,对联能否也像诗一样以人为主呢?如果可以,
并且被大多数人认可,从古时一脉相传,那么这不失为对联的一个方
向,“切”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实际呢?据我所知,或许寡闻,古人
纯咏怀之联似不多。即便格言,更重要的也仍是其实用性。原因大约
是诗的得天独厚、难以逾越吧。任何一种文体如果要发展,除了要有
独特的形式,还要有独特的内容与作用。
诗言志,并且难以逾越,词
就只好言情。对联于志于情都挤不进去,就向实用性发展。更类似科
学一点地说法,借达尔文的“进化论”,也许对联之初有言志有言情
也有实用的,但是言志言情受到诗词排挤,被自然淘汰,只余实用。
虽然无奈,却属进化。另一种说法,对联起源于民俗,而并非“风
骚”;对联的初始作者群(尤其是明清以前)是平民,或者余力创作
对联之人。这便决定了对联初期,无论是水平和地位上,都无法与诗
词抗衡。
从作者群的角度,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网上言志言情的对联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