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知识大全网站改版中:主站将改版成软件下载,PPT,个人简历等等内容,现有内容保留到旧版中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知识 > 正文

对联-对联上下联平仄怎么分(对联上下联平仄规则)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10 12:00:05 人气:15 加入收藏 标签:平仄 对联 上下 平平

导读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对联上下联平仄怎么分,对联上下联平仄规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要对对

大家好,小豆豆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对联上下联平仄怎么分,对联上下联平仄规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要对对联,先要通过平仄关。

2、 对联分为上下联,如何判断,根据最后一个字来判断,如果我们上过小学,那么应该知道,在普通话里面,有四种发音,分别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譬如以“a”为例,分别为“ā á ǎ à”,古人把第一声称为“阴平”,第二声称为“阳平”,合称“平声字”,简称“平”;把第三声称为“上声”,第四声称为“仄声”,合称“仄声字”,简称“仄”;现代人的发音和古人的发音是不一样的,现代人就是我刚刚说的四声,依据标准是《新华字典》;古代人是五声,除了现代普通话的四声以外还有个特别的发音叫“入声”,发音短促且逼仄,依据标准不同的朝代有不同对应的韵书,如《佩文诗韵》、《切韵》、《广韵》、《平水韵》等,现在已经归纳进现代汉语的四声里了,唯有一些地方用语如粤语里面还保留着。

3、 所以我将现代人的发音简称为:“今声新韵”;古代人的发音简称为“古声旧韵”。

4、这样容易区分。

5、 其次,平仄关至少包含了: a、辩平仄。

6、起码我们要懂得每一个字的平平仄仄吧?我们就以今声新韵来说,《新华字典》我们得熟悉;不熟悉就翻字典了! b、识平仄。

7、懂得平仄应该在对联里面怎么用。

8、对联分上下联,一联叫出句,一联叫对句,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定上下联,上联指最后一个字通常是仄声字,下联指最后一个字通常是平声字,很少有特例的; c、用平仄。

9、对联撰写的标准是同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反。

10、这里说起来简单,但展开来就比较复杂。

11、譬如,我们以7字联来举例,就有两种基本句式,称之为“律句”,有两种基本句式的变体,称为“拗句”,我们以律句为例,那么就是: 律句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律句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而且,它们彼此又是极为工整的对联格式。

12、 此外,平仄还有“窄对”(平仄一字不能错)和“宽对”(简单而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针对七言对联而论的,若是五言对联,那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我们姑且将其列为“宽对”好了,那么下联的第二字、第四字、第六字必须是仄、平、仄,这样下联的平仄就应该是: 律句一:囗平囗仄囗平仄 律句二:囗仄囗平囗仄平 ——把这些弄明白了,对联的平仄关就算基本上过了。

13、 以上我用的知识依据的是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的王力教授(1900-1986)的《诗词格律》,如果不清楚,自己去百度吧!(一)上下联平仄相反。

14、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 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15、(二)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16、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

17、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

18、(三)以七字联为例,其平仄格式是: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格(“口”代表可平可仄):上联:口仄口平平仄仄下联:口平口仄仄平平或者:上联:口平口仄口平仄下联:口仄口平口仄平(备注:按照中国楹联学会的《联律通则(修订稿)》,孤平是不避忌的(但前人大都是避忌的)。

19、工整的对联,是不会有孤平的。

20、)简单说,本联要平仄交替,上下联要平仄相对。

21、不需要,只看最一个字,仄起平收。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标签:

本文网址:http://clewo.net/xuexizhishi/54576.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