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知识大全网站改版中:主站将改版成软件下载,PPT,个人简历等等内容,现有内容保留到旧版中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知识 > 正文

对联-墓碑对联(精选5篇)

作者:句子 来源:句子 日期:2023/8/9 9:04:16 人气:27 加入收藏 标签:子孙 平平 墓碑 平仄

墓碑对联范文第1篇

传家维孝悌,岩留云盈福地;养性在忠良,架护海拥新天。

立德齐今古,祖德千秋常祀典;存厚传子孙,儿孙万代绍书香。

紫气盈福地,山接桃峰增福寿;祥云拥洞天,案朝竹屿兆平安。

承家多有德,北斗钟灵征吉地;继代有仁风,湖山毓秀兆佳城。

吉人眠吉地

佳偶奠佳城

(夫妻合葬)

银女凤凰福地

金童龙虎仙山

(夫妻合葬)

慎终须尽三年礼

追远常怀一片心

(父子合葬)

礼义廉耻

福禄寿喜

骑龙腾空去

驾鹤朝西归

一生心性厚

百世子孙贤

先人德望在

后辈业绩高

通古今文史

育天下英才

吉人眠吉地

佳偶奠佳城

(夫妻合葬)

银女凤凰福地

金童龙虎仙山

(夫妻合葬)

上联:桃李成蹊径;

下联:兰竹光画图。

上联:天和随所寄;

下联:风气若无怀。

上联:旺龙真穴千秋富;

下联:砂水朝抱万载昌。

上联:祥云笼吉地;

下联:瑞气绕佳城。

上联:养性在忠良;

下联:架护海拥新天。

上联:一生心性厚;

下联:百世子孙贤。

依水傍山大福地

步云攀桂有缘门

龙旺穴真发富贵

砂青水秀子孙兴

旺龙真穴千秋富

砂水朝抱万载昌

岭上梅花香五里

墓前明月照三更

来山必然发甲第

去水定主获贞祥

一世清名英年早逝

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后环青山千古秀

前抱绿水万代昌

牢记礼为孝之本

莫忘道以德而宏

百世昌隆赖先辈

千秋功德垂子孙

慎终须尽三年礼

追远常怀一片心

(父子合葬)

依水傍山大福地

步云攀桂有缘门

龙旺穴真发富贵

砂青水秀子孙兴

旺龙真穴千秋富

砂水朝抱万载昌

岭上梅花香五里

墓前明月照三更

来山必然发甲第

去水定主获贞祥

一世清名英年早逝

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后环青山千古秀

前抱绿水万代昌

牢记礼为孝之本

莫忘道以德而宏

百世昌隆赖先辈

千秋功德垂子孙

近智近仁近孝悌

希贤希圣希显达

报效先辈唯修德

希冀儿孙当尽忠

水色山光衬吉地

花香鸟语颂鸿恩

山川饱含千古秀

墓碑对联范文第2篇

范文.先生网收集的第一组12副对联:

1.堂堂兆域牛眠地 平平仄仄平平仄

郁郁佳城马鬣封 仄仄平平仄仄平

2.重德千钧惊F凇 仄仄平平平仄仄

深恩万丈荫儿孙 平平仄仄仄平平

3.阃范流芳传万代 仄仄平平平仄仄

风徽焕彩耀千秋 平平仄仄仄平平

4.良心重义 平平仄仄

众口高风 仄仄平平

5.元德沐千世 平仄仄平仄

捷书传万年 仄平平仄平

6.载璧千年俎 仄仄平平仄

祈羊万岁灯 平平仄仄平

7.兼孝忠而有誉 平仄平平仄仄

治家国总无闲 仄平仄仄平平

8.桂子绵绵传誉云岚寨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花翎灿灿谒坟_子G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

9.良士良良能留美谥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美公美美德润良方 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10.仕路三重通上衮 仄仄平平平仄仄

桂林一枝秀下匡 仄平仄平仄仄平

11.朝改人犹宰 平仄平平仄

时移族尚雍 平平仄仄平

12.忠良承父子

平平平仄仄

孝悌贯明清

仄仄仄平平

收集的第二组95副对联:

1.功昭后人;德炳丹青。

2.青山芝兰茂;碧海翰泽长。

3.祥云笼吉地;瑞气绕佳城。

4.传家维孝悌,岩留云盈福地;

养性在忠良,架护海拥新天。

5.立德齐今古,祖德千秋常祀典;

存厚传子孙,儿孙万代绍书香。

6.紫气盈福地,山接桃峰增福寿;

祥云拥洞天,案朝竹屿兆平安。

7.承家多有德,北斗钟灵征吉地;

继代有仁风,湖山毓秀兆佳城。

8.福田祖上种;心地子孙耕。

9.千秋常祀典;万代绍书香。

10.德行感桑梓;品节昭后人。

11.父恩深似海;母德重如山。

12.天和随所寄;风气若无怀。

13.奇峰朝福地;秀水育贤人。

14.勤俭敦夙好;耕读秀群英。

15.清山长福寿;玉水旺财丁。

16.立德齐古今;藏书教子孙。

17.山水风光秀;子孙世泽长。

18.德贯天人际;气穿日月光。

19.湖海星峰拱北斗;梦笔生花产栋梁。

20.积德培麟趾;传善起凤毛。

21,案朝福海千秋盛;地接桃津万代兴。

22,高风袭祖训;正气遗荪枝。

25,一生心性厚;百世子孙贤。

26,静时疑水近;高处见天阔。

27,良山贵向乘生气;玉水藏风永吉祥。

27,桃李成蹊径;兰竹光画图。

28,家风远播起祥光;世泽永绵浮瑞霭。

29,面山如对画;玩水爰临池。

30,灵山宝穴千古秀;瑞彩祥云万年昌。

31,椿萱挺而健;芝兰清且香。

32.灵山昌百世;宝穴旺千秋。

33,松柏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34,百子天地寿;万孙日月长。

35,洞天引金凤;福地兆玉麟。

36,地连八斗文光聚;峰拱大湖瑞气盈。

37,骑龙腾空去;驾鹤朝西归。

38,一生心性厚;百世子孙贤。

39,先人德望在;后辈业绩高。

40,通古今文史;育天下英才。

41,吉人眠吉地;佳偶奠佳城。

(夫妻合葬)

42,银女凤凰福地;金童龙虎仙山。

(夫妻合葬)

43,慎终须尽三年礼;追远常怀一片心。

(父子合葬)

44,依水傍山大福地;步云攀桂有缘门。

45,龙旺穴真发富贵;砂青水秀子孙兴。

46,旺龙真穴千秋富;砂水朝抱万载昌。

47,岭上梅花香五里;墓前明月照三更。

48,来山必然发甲第;去水定主获贞祥。

49,一世清名英年早逝;半途福寿壮志未酬。

50,后环青山千古秀;前抱绿水万代昌。

51,牢记礼为孝之本;莫忘道以德而宏。

52,百世昌隆赖先辈;千秋功德垂子孙。

53,近智近仁近孝悌;希贤希圣希显达。

54,报效先辈唯修德;希冀儿孙当尽忠。

55,水色山光衬吉地;花香鸟语颂鸿恩 。

56,山川饱含千古秀;椿萱长占四时春。

57,四面紫气霭吉地;八面灵龙拥洞天。

58,且喜座中先得月;不妨睡处亦看山。

59,青山源远护吉地;碧水长流霭瑞气。

60,山环水抱聚紫气;虎踞龙蟠呈吉地。

61,祖德宗功征祥瑞;子孝孙贤迎腾达。

62,灵安福地卧真穴;子孙世代福无休。

63,蓬山此去无多路;瑶池迎母小玉挽。

64,英灵已作蓬莱客;德范犹励后代人。

65,一生正气垂青史;两袖清风贯长虹。

66,美德常齐天地永;嘉风久伴山河存。

67,欲见严容何处览;唯思良训弗能闻。

68,漫步龙山随缱绻;畅游福岭任逍遥。

69,祥光灿烂照先祖;瑞气蒸腾裕后昆。

70,寿比千年龟鹤永;福荫后代子孙贤。

71,操如松柏清如竹;言可经纶行可师。

72,茹苦含辛抚儿女;厚德载福荫子孙。

73,教子相夫称美德;节俭勤劳存懿范。

74,母仪千古留桑梓;长记慈惠传后世。

75,祖考贻谋唯勤与俭;孙苗长乐既翁且眈。

76,蹈德咏仁路无不畅;正身履道乐以相传。

77,仁义自修君子安乐;勤俭传家后代利贞。

78,得山水情其人不朽;怀凌云志儿孙必贤。

79,德沐桃李名高金鼎;功裕芝兰节映冰壶。

80,传家不外为善两字;教子只在积德一端。

81,剪月裁云深恩长在;问晴课雨美德永恒。

81,山川豪气元龙高卧;英灵遐想仙鹤常游。

82,山辉川媚光华相映;子贵孙贤仁寿同登。

83,盖世功名不矜不我;一心道德在敬在诚。

84,懿德长存子孙托福;非份莫求世代永昌。

85,福地洞天先贤独得;近山流水后辈共怀。

86,取静于山寄情于水;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87,五里巨梁长留浩气;灵安仙山永慰英灵。

88,一生辛勤德传梓里;终身节俭范式亲朋。

89,天马映佳城大德必受;金龟排福地长发其祥。

90,山如父肩父肩担儿女;水似母爱母爱润子孙。

91,念前辈克勤克俭创业;勉后裔课耕课读振家。

92,风范亿万年长传后代;典型千百世永驻人间。

93,日月星辰三光呈异彩;春秋冬夏四季浴清芬。

93,青山绿水相依梦绕龙潭;白云红日相伴魂系蓝天。

94,佳城福地慰父母一生艰辛;青山绿水荫子孙万代兴旺。

95,身卧福地始成大朴归天地;魂泊灵山更留和风惠子孙。

墓碑对联横批

千古流芳

永世流芳

流芳百世

德善千秋

永垂不朽

流芳百世

遗爱千秋

含笑九泉

天人同悲

永垂千古

功业长存

孝慰忠魂

举世同悲

留芳千古

浩气长存

墓碑对联范文第3篇

【清明节说墓碑联】

据传,光绪年间,张之洞任四川学政国子监司业时,到绥定府(今达县)主考,途经旺苍,得知何锡韩中进士后一直在家乡教书育人,为了彰显何锡韩育人有方、诲人不倦的精神,便为何锡韩的祖父何体德建墓撰写了一副墓碑对联,联云:

望重圭璋,特树典型贻后代;

芳腾兰桂,咸修俎豆报先灵。

位于湖南湘潭县西南的黄荆坪隐山,距市区40公里左右,为湘潭四大名山之一,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游江南至此,曾亲笔御书“天下隐山”四个大字。在隐山慈云寺内,有南宋名儒胡安国千年古墓,其墓碑有联云:

秉春秋大业;

葬天下隐山。

在甘肃天水市南二里许的文峰山麓,有汉代将军李广之墓,墓碑上有这样一副墓碑联:

树碑今再赋招魂,虎卧沙场;

射石昔曾传设羽,鹤归华表。

李广,西汉名将,陇西李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猿臂善射,文帝时以击匈奴有功封散骑常侍,武帝时任陇西、北地、右北平等地太守,先后与匈奴征战70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史记·李广传》说:“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联语高度概括了“虎卧沙场”飞将军李广的虎姿雄风,使人读之热血沸腾,感慨不已。

据说,毛泽东一生只写过一块墓碑,就是为教过他国文5年半之久的教师袁仲谦(又名袁吉六)先生写的。1952年,毛泽东亲自为袁仲谦题写墓文:袁吉六先生之墓。章士钊称其为“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沫若则誉其为“斯人育天下英才”。他的墓碑联便是:

通古今文史;

育天下英才。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个关于墓碑联的故事。说是北宋诗人黄庭坚,一天同几个文人郊游至九江一山下,见一墓碑刻着上联:

梳妆楼头,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

原来有一富家公子,娶了一位聪明贤慧的妻子,但公子却风流成性,终日流连青楼不归。妻子屡劝无效,便对公子说:我出一联,能对便任你所好,否则今后在家努力读书如何?公子自负,当下一口答应,妻子就出了这上联。公子见此上联,感妻子之情痴,原想对完下联,也必在家中读书。殊不知任由左思右想,也对不出下联,心中懊悔不已,就此一命呜呼,死前还命人刻此上联于墓碑之上。黄庭坚闻之,问得此处是延支山下,心中有了主意,对墓碑一揖,说道:我来帮你对了下联,你就在泉下瞑目吧,揖完便对出下联:

延支山下,落木萧萧,落花萧萧,无缘省识春风,春难留。

逝者家人听说之后,立即命人将下联刻在墓碑上。

【清明节有关墓碑对联大全】

且喜座中先得月

不妨睡处亦看山

青山源远护吉地

碧水长流霭瑞气

山环水抱聚紫气

虎踞龙蟠呈吉地

祖德宗功征祥瑞

子孝孙贤迎腾达

灵安福地卧真穴

子孙世代福无休

蓬山此去无多路

瑶池迎母小玉挽

英灵已作蓬莱客

德范犹励后代人

一生正气垂青史

两袖清风贯长虹

美德常齐天地永

嘉风久伴山河存

欲见严容何处览

唯思良训弗能闻

漫步龙山随缱绻

畅游福岭任逍遥

祥光灿烂照先祖

瑞气蒸腾裕后昆

寿比千年龟鹤永

福荫后代子孙贤

操如松柏清如竹

言可经纶行可师

茹苦含辛抚儿女

厚德载福荫子孙

教子相夫称美德

节俭勤劳存懿范

母仪千古留桑梓

长记慈惠传后世

祖考贻谋唯勤与俭

孙苗长乐既翁且眈

蹈德咏仁路无不畅

正身履道乐以相传

仁义自修君子安乐

勤俭传家后代利贞

得山水情其人不朽

怀凌云志儿孙必贤

德沐桃李名高金鼎

功裕芝兰节映冰壶

传家不外为善两字

教子只在积德一端

剪月裁云深恩长在

问晴课雨美德永恒

山川豪气元龙高卧

英灵遐想仙鹤常游

山辉川媚光华相映

子贵孙贤仁寿同登

盖世功名不矜不我

一心道德在敬在诚

懿德长存子孙托福

非份莫求世代永昌

福地洞天先贤独得

近山流水后辈共怀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五里巨梁长留浩气

灵安仙山永慰英灵

一生辛勤德传梓里

终身节俭范式亲朋

天马映佳城大德必受

金龟排福地长发其祥

山如父肩父肩担儿女

水似母爱母爱润子孙

念前辈克勤克俭创业

勉后裔课耕课读振家

风范亿万年长传后代

典型千百世永驻人间

日月星辰三光呈异彩

春秋冬夏四季浴清芬

青山绿水相依梦绕龙潭

白云红日相伴魂系蓝天

佳城福地慰父母一生艰辛

青山绿水荫子孙万代兴旺

墓碑对联范文第4篇

——西安游记之五

去乾陵游览,我首先想到的是武则天,可到了乾陵才知道,这陵墓原来不是为武则天修的,而是为他丈夫唐高宗李治修的。是则天大圣皇帝留下遗嘱,要“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她儿子中宗李显又顶住大臣们反对的压力,才合葬进去的。

旧时人们认为这是帝后合葬墓,墓主是唐高宗,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墓碑上写的就是“唐高宗乾陵”(原碑已毁)。不过郭沫若认为应该有武则天百分之五十的份额,于是也在边上立了个碑,写明是“唐高宗与则天皇帝合葬之墓”,强调是两个皇帝,地位平等。而到现在武则天的名头比李治的大多了,说起乾陵一般会把武则天排在前边,李治就落个武则天丈夫的份儿。

乾陵很壮观,它依梁山而建,“以山为陵”,其主峰北峰下面是陵墓,南面的两峰东西峙立,形成天然门户。吴导游说,从高处看陵区,犹如平卧的美女,北峰是头部,两座南峰是乳房,所以这两峰又叫“奶头山”。大概是为了让它更像乳房,景区还在这两座山峰的顶上修建了高大的阙楼。吴导游说,以前上面也有建筑,但很小,不像现在这么显眼。

陵墓的南边是宽阔的司马道,在临近陵墓的司马道两侧分立两座功德碑,西边的一座是唐高宗的述圣纪碑,东边一座就是赫赫有名的武则天的无字碑。

述圣纪碑已有些残破,摞在一起的5块石头之间,用水泥填抹了缝隙,看着就像打的补丁一样,字迹也风化得模糊不清。据说当年很风光,不仅建有碑亭,还在字缝里填了金屑,看着金光闪闪。我围碑转着看了看,终于发现有一处字迹保留得还比较清楚,让人能联想起碑文当年的真容。

述圣纪碑对面的武则天无字碑则显得气派得多,虽然无字碑与述圣纪碑同高,都是7.53米,但无字碑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刻而成,比述圣纪碑还重了10.2吨,显得更为大气。

无字碑最初确实没有字(现在有了,是后人未经则天大圣皇帝批准,私自刻上去的)。立碑本为歌功颂德,就应该有字,可它楞没有刻,也算千古奇事。于是人们就猜测原因,有说武则天认为自己功劳大,文字无以表述,所以不写的;有说武则天认为自己罪孽大,不好意思写,所以不写的;还有说武则天知道自己身后是非多,故意不写,让后人去评说的。

我觉得这些猜测都不靠谱,因为碑上的字要在武则天死后才刻,刻什么内容,刻抑或不刻,都由她儿子定夺,武则天已无从干涉。所以碑上一个字没有,绝对是她儿子唐中宗李显的责任,与武则天无关。

从不顾大臣反对,坚持让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看,李显是个孝顺儿子,那他为什么给母亲立了碑却没刻字呢?人们已猜了多年,我也想跟着猜猜,凑个热闹。我猜的依据就是乾陵对外开放的三座陪葬墓,因为这三个墓的主人都与李显有密切关系。

先说章怀太子墓,那儿埋葬的是李显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李显有两个同父同母的亲哥哥,大哥是李弘,二哥是李贤,这个陪葬墓是二哥的。本来太子是大哥李弘,但因他痨瘵缠身,23岁时猝然病故(也有说是被其母鸩杀的),二哥李贤接了太子的班。5年后这个二哥因谋逆罪被废为庶人,后流放巴州。二哥是否真要谋反,也有不同说法,据《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记载,此事是“祸构江充,衅生伊戾,愍怀贻谤,竟不自明,申生遇谗,宁期取雪”,是被人构陷的。二哥李贤被废太子之后,李显又接了太子的班。又过了3年,也就是公元683年,他们的父亲唐高宗李治驾崩,李贤失去父亲庇护,随即被母亲逼迫自尽。

李治驾崩后李显继位,可他仅当了两个月皇帝就被母亲赶下台,缘由是他急于建立自己的政治集团,要重用老丈人。他被母亲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由于有兄长的前车之鉴,他对母亲惧怕得不得了,听说母亲派人找他,都吓得要自杀。

李显被贬之后,他唯一的同父同母弟弟李旦继位,是为睿宗。但武则天并不让李旦参与朝政,他只是个傀儡。可他当傀儡也当不安生,没过几年,一些人就请愿拥护武则天当皇帝,而反对的人惨遭杀戮,于是皇帝李旦也赶紧顺应潮流,上表劝进,并求母亲赐他武姓。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8年后,李显被母亲接回神都洛阳,重新立为太子。年岁大了之后,武则天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她一直在选侄子还是在选儿子上犹豫不决,最后还觉得儿子这个炕头更热,这才把李显接了回来。可李显的厄运并没有因此终结,3年后他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及其夫婿武延基,因窃议奶奶宠幸的张易之兄弟而被赐死,当时李重润仅19岁,李仙蕙仅17岁。而今乾陵开放的另外两座陪葬墓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埋葬的就是他的这一儿一女。直到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趁82岁的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中宗李显才重登帝位。史称“神龙政变”。

由于痛心爱子爱女的惨死,李显复位后追封儿子李重润为懿德太子,并“号墓为陵”,以帝王级别的墓制和陪葬品制度将他重新安葬,陪葬乾陵。由于他死的时候尚未娶正妃,李显还为他聘了国子监丞裴粹的亡女裴氏,冥婚合葬。所以李重润的陵墓被称为“懿德太子墓”。李显还追封女儿李仙蕙为永泰公主,将其与附马都尉武延基合葬,陪葬乾陵。因此她的陵墓被称为“永泰公主墓”。她的陵墓也采用了“号墓为陵”的墓制,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陵级别的公主坟墓。李旦也没有忘了二哥,也将其尸骨运回长安,以雍王身份陪葬乾陵。

“神龙政变”的当年,大概是10个月之后,武则天病逝。次年与高宗合葬于乾陵。于是,给母亲功德碑刻碑文的事就摆在李显面前。李显肯定也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因为有文物研究人员发现无字碑的阳面有刻好的方格(恕我眼拙,没看出来),并据此推算出要刻的碑文大约有3300字。但这项重要工作一直没有进展,我猜测是李显采用了“拖字诀”,他虽然嘴上不说母亲的坏话,可想到惨死的哥哥和儿女,心里肯定还是有看法的,所以对刻碑文为母亲歌功颂德,是心不甘情不愿,就把事情搁置了。

5年后,李显突然驾崩(一般都认为是被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的),无字碑刻碑文的事就更没人上心了,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李显驾崩后,朝政大权尽落其妻韦氏之手。可李旦的儿子李隆基不甘心,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父亲李旦复辟,重当睿宗。李旦当了皇帝后,于公元711年追谥李贤为“章怀太子”,所以他的陵墓叫“章怀太子墓”。

由于乾陵开放的3座陪葬墓的主人都为武则天所害,且都是她的亲儿孙,使我对她的无字碑有了新的看法:它无字,但有血,而且还是骨肉至亲的血。

这也让我看到了权力对人性的侵蚀,当权力欲望膨胀时,人性就会被挤压,当人满脑子都是权力时,人性就会完全丧失,成为没有人性的人。

墓碑对联范文第5篇

在英国,笔者曾走访了几处墓地:闻名遐尔的卡尔?马克思墓的所在地――海格特公墓以及乡间和城区的一些教堂公墓。

作为懂英语的中国人,到这种地方来,最感兴趣的当然是那隽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考究的遣词造句,生动形象的比喻,脍炙人口的诗行,它们不但表达了立碑人对死者的哀悼、怀念和依恋,也诉说着那早已成为了过去的悠悠岁月……

进入海格特公墓仅几十步远,你就会在那一片碑林中一眼辨出哪一座是属于卡尔?马克思的――一座银灰色大理石墓碑,上有马克思的头部雕像,那双蕴藏着无比深刻洞察力的眼睛,似乎仍在睿智生辉(见题图)。在他的头像下面,是铭刻着两行金黄色的文字:

WORKERS OF ALL LANDS

UNITE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往日,笔者虽然在书本上多次读过这不朽的名言,但此时,当它又在这特定的环境中进入眼帘时,却仍感到格外新鲜、格外亲切。在这简短的文字后,没有使用任何标点符号,从英语文学语体的角度上来说,这一简洁,明快,有力的名句无不使人们产生无尽的遐想。墓碑的下半部,隽刻着人们熟知的那段墓志铭: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The point howeveris to change it.(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但关键在于如何去改变世界。)

读着这富有深奥哲理的铭文,笔者感受到英语语句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并不由得肃穆而立,同时觉得曾在这里的上空回荡过的一种声音仿佛就响在耳际:

Just as Darwin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organic nature.so Marx discov-ere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这正是1883年3月,马克思的战友――恩格斯,在他的墓前为人们留下的千古名句,在这名言中,恩格斯恰如其份地运用了“重复”这一修辞手法,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有意识、有目的加以重复其实并不多余累赘,加深了人们对这些强调部分的印象,并且还更烘托了语义。

马克思逝世后,一百多年过去了。在这块保守势力占统治地位的联合王国的土地上,拜谒马克思墓的人仍是络绎不绝。每天,这里都会有默默地、虔诚地新近敬献上的花束……这一切,或许能够证明恩格斯在他墓前演说中的那句结束语吧――

His name will endure through the agesand so also will his work.(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有许多是慕名而来,拜谒马克思墓才到海格特公墓留下他们的足迹的,笔者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其实有许多意外收获也是令人兴奋不已。

离马克思墓不远,一座纯白的大理石墓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使人惊叹的不仅仅是那位于碑石上方最中央的那条象征着“生命之别”的美丽的雕刻图案――一双紧紧相握的手,也不仅仅是那婷婷玉立在两侧的那天使般的可爱形象,而是那一位立碑人――一个忠实的妻子,慈爱的母亲献给亡夫和爱子的碑文。

从碑文不难看出,这位名叫嘎迪纳夫人的丈夫阿尔弗雷德是1966年10月去世的,当时其子洛伊年龄34岁。12年之后,1978年10月,他们的爱子又与父亲“团聚”了。这位嘎迪纳太太失夫丧子,为了寄托哀思,不但为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立了碑,而且也用一首极优雅的小诗表达了对亡夫生死不渝的爱情。读了碑文,笔者似乎看到,这位忠贞的妇人在百年之后又回到了她的夫君和爱子的身边,他们仍可在天国继续共同安享天伦之乐。嘎迪纳夫人的先生如有灵在天,也可堪告慰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妇人在碑文中运用“对偶”的手法(1nlife l loved you dearly,in death l do the same)“生时爱君情意笃,君逝我情真如昔”,表达了自己对夫君和爱子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

在赫弗德希尔的乡间墓地,埋葬着竟有27代的当地村民。其中有一块墓石,看上去与其他墓石没有什么两样,可是那上面的碑文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最下面的一行文字(Reburied a WeekLater)“一周之后重新下葬”读来蹊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7很凑巧,那天教区牧师恰好在场,他向人们解释了这行神秘的文字。原来,在《解剖法》颁布的1831年以前,曾有一些专门靠挖掘新墓盗取鲜尸以便将之卖给医科学校而换钱维生的人。那天夜里,他们掘开了刚刚下葬的约翰?古瑟布里奇的棺木,在携尸逃跑的路上,不知受了什么惊扰,于是扔下尸体仓惶而逃。几天之后,才被一个路过这里的干活的人发现,于是才有“一周之后得重新下葬”之说,那牧师还说:“这事曾在教区掀起了轩然大波”。

然而,最阴惨恐怖的要算是座落在南汉普敦伊城纪念理查德?帕克的碑文了。那其中的一句是:“米涅耐特号快艇失事19天之后,他死于热带地区的一条敞蓬船上,”似乎这位墓中人是死于路途中的不测事件。然而,事实远非如此。那刻在石碑下方的两句圣经经文――“虽然他杀了我,可我对他仍坚信不疑。”“让世人知道他们的罪孽吧!”――才给人们暗示出了那恐怖的实情:帕克,这个在舰长室当服务生的小伙子,是被他的伙伴们杀死并吃掉的!

有时你得从字里行间去寻求线索,以明了事实真相,在伦敦地区米德塞克斯一块教堂公墓有一座为列兵约翰?怀特立下的碑石,上面刻着:“为表战友们对他命运的同情,特立此碑,以资证明”。

莫非怀特是某种暴行的牺牲品吗?好生奇怪呀!伦敦警察总署户籍处所提供的死亡证书上列着他的死因:“被地方军事法庭处以150次鞭笞。”

看来,事情似乎是怀特在酒醉之后对一名中士开了一枪,于是被活活鞭笞而死。难怪战友们对他给予如此深切的同情。

象形性语言之运用,在碑石中极为丰富多彩。球体代表着死亡,蛇口吞含着自己的尾巴,代表着周而复始,以至无穷;玻璃沙漏则象征着时间。打开着的书页可能代表着知识――如若那书页是卷了角的,有人说,这则象征着记忆;而一只脱离开身体的手,则代表着与神灵同在;光芒四射的王冠,则象征着基督的生命。

古老的墓碑石上的图形还往往能反映出墓中人的生前职业。有一座碑石上刻有理发剪、卷发夹、毛刷和剃须刀的图形,显然这是一座理发师的坟墓。

除了用图形之外,能够介绍墓中人的当然还是文字,而一些碑文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无穷。在渥斯-莫特莱沃斯的一座碑石,乍看上去,只不过是为一个农夫本杰明?杰斯蒂而树的,那碑文“一个正直诚实的人”,言语朴实无华,似乎也不会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然而,其背景却是:这位杰斯蒂先生在1774至1822年间就曾为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注射过牛痘疫苗。他对于注射疫苗可预防牛痘的发现要先于世人所公认的爱德华?詹纳医生,这可不是吹牛皮说大话的哟!杰斯蒂作为一个处事谨慎,也可以说还是有些幸运的医学先驱者之地位,在他有生之年已得到了承认。

本文网址:http://clewo.net/xuexizhishi/54239.html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