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下载
对联专题学习
习题采编:
20XX
年
1
月期末试题
20XX
年
5
月一模试题
一、典型试题引路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联
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ch
ǎ
n
ɡ)
,后历经北宋、明、清三个重要的发
展时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对联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言简意赅,
意蕴丰富,雅俗共赏。它营造出来的诗化的氛围像阳光一样,照进每一个国人的日
常生活。
?
古往今来,对联一直被誉为“诗中之诗”
,蕴含其中的修辞魅力令人称奇。不少
妙联的创意都直接与汉字有关,
或利用字形,
或利用字音,
或借助字义,
巧妙构思,
形成佳对。我们把这种艺术手法称为“汉字修辞”
。其中有这样几种:一、析字,分
为拆字和合字两种。
如拆字联
“闲看门中木
思间心上田”
,
上联拆首字
“闲”
为
“门
中木”
,下联也对应地拆首字“思”为“心上田”
。又如合字联“少水沙即现
是土
堤方成”
,上联合“少水”为“沙”
,下联也对应地合“是土”为“堤”
。二、嵌字,
即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巧妙嵌入有特定意义的汉字、历史典籍或人名掌故等。三、
异字同音,即将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用于同一对联中。四、回文,
既可以顺读,又可以倒读。这些“汉字修辞”的运用使对联具有组合精巧、构思奇
特、风趣别致的艺术魅力。
?
其他修辞手法的魅力也令人拍案叫绝。如以下几联:郑板桥故居联“春风放
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
固原六盘山联
“峰高华岳三千丈
险据秦关百二重”
;
桂林阳朔联“水作青罗带
山为碧玉簪”
;明代学者胡居仁自勉联“苟有恒,何必三
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
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
都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
拓展
了对联的审美空间,增强了对联的审美情趣。
?
?
1.
阅读上文,我们知道了对联的有关知识。对联历史悠久,起源于
_______
,它的特
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第
2
段主要从修辞角度介绍了对联的创作,请完成下面习题。
?
A
.妙人儿倪家少女
大言者诸葛一人
?
分析:
综合运用了拆字与合字的方法,
上联将
?
“妙”
字拆为
“少”
“女”
,
下联合
“言”
“者”
为“诸”
,一拆一合,相互映照,别具情趣。
?
B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
分析:上联拆“冻、洒”二字,下联拆“切、分”二字,在拆字的同时,又巧妙营造出
“冻雨洒窗”
“切瓜分客”两个情境,实属难得。
?
C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
分析:这是一副典型的回文联。
“天然居”是北京的一家酒楼,
“云隐寺”位于杭州。上
联与下联都可顺读、倒读成文,并兼顾对仗,堪称佳作。
?
D
.素园陈瘦竹
老舍谢冰心
分析:这是老舍先生精撰的一副名联。素园指韦漱园,近代著名翻译家;陈瘦竹是小说
家和戏剧理论家。联中“陈”
、
“谢”既是姓氏,又可作动词:
“陈”为陈设,
“谢”
为致谢。该联构思精巧,既有嵌名之趣,又不失双关之妙。
?
二、拟写对联六特征
1.
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
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
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
对形容词,等等。
3.
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等等。
4.
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5.
平仄相谐。古人把上声、去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平仄最起码的
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
6.
意义相关。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
三、解答对联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
1
)明确命题指向。
近年来,对联命题材料开始由课内走向以课外
阅读
为主,尤其是指向当地
人文资源,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家乡的了解。
(
2
)弄清题目要求。
拟写对联时要注意审题,不要忽视题目或明或暗的提示信息而偏离题意。
(
3
)遵循“宽对”规则。
中考
对联题的拟写,一般只做“宽对”的要求,所以,应力求达到这
样几点要求:一是上下两联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是上下两联意思相关,上下衔接;三是上
下两联结构对称,词性相同;另外,上下两联的字眼最好不要重复。
四、随堂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