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每家商店门前,都有几块书写醒目的牌、匾,向顾客展示本家所经营的内容,以招引人们前来购买。牌、匾可分为字号牌匾和招牌。
字号牌匾
老北京的商店字号,如同人的名字,每家都起一个。与人名不同的是,不是以姓氏起名,而是起一些希望给买卖带来兴旺发达,吉祥如意的名字。如“百顺”、“瑞增”、“祥瑞”等。
几家合伙开的买卖一般叫“几合顺”、“几义永”等。也有些商店为突出本家的特点而以姓氏为字号,如“白记”、“李记”等。北京现在的“烤肉季”、“馄饨侯”等老字号就是这类商店的遗风。这些字号用木板或砖石制作,大商号多请名人书字,以抬高商店的身价。如老字号“六必居”、“鹤年堂”,是明代权臣严嵩所书。
“都一处”是清代乾隆皇帝所书,解放后郭沫若又为它重新题写。
老北京以名人书写匾额最多最讲究的要数琉璃厂了。这里由李鸿章、何绍基、梁诗正、曾国藩、翁同龢、陆润庠、康有为、张伯英等名人所题的匾比比皆是。这些匾额大多为长方形,悬挂门窗之上。尺寸以门面大小而定。颜色大多为黑漆金字,也有黑漆绿字、红漆黑字的。而大商号和讲究的商家,是将题字镌刻于木板上现贴金。这样匾额就显得格外醒目而端庄。除字号匾外,一般还有一块或两块与字号匾对称的书写商店经营内容的匾,挂于店前屋檐下。如“裕兴永”颜料店;“祥瑞斋”、老蜡铺、“蓬莱号”两侧挂“喜轿”、“家伙”等。字号名称之后多附以店、铺、庄、斋、阁等称谓,来区分经销商品的不同内容。中药铺多以堂相称,如“同仁堂”、“怀仁堂”等。饭馆多以居、楼相称。如“同和居”、“沙锅居”、“鸿宾楼”、“翠花楼”等。经营文房四宝、古董字画的,多以斋、阁相称。如“荣宝斋”、“茹古斋”、“寄观阁”、“萃文阁”、“尊汉阁”等。匾额除挂在门脸外,店内库房还有挂“藏珍”二字匾的。
表示本店存有上等珍贵商品,以招揽顾客。
招牌
招牌是为宣传商店所经营商品内容、质量、特色而立。
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用木板做成长方形,上面书写商品内容、品种、特色、质量等。竖挂在店门两侧的门框或墙壁上,字迹简单清楚,一目了然。如有的药铺写“本堂自制虎骨药”、“庆王府御制舒肝丸”等。
第二种:也是木板制成,形制小巧玲珑,悬挂在房前屋檐下,木板下缀有红色幌绸。招牌正反两面写字。如果是酒馆,即写酒名。茶馆则写茶名“雨前”、“毛尖”等。烟铺写烟名“兰花烟”、“关东烟”等。其中糕点铺招牌体制最小数量多。每四块木板为一组多至四组,两面写着三十二种糕点名称。
第三种:“冲天招牌”。此招牌,药铺、茶叶店、香蜡铺用的较多。用一块长方形大木板,垂直竖立在店铺一侧前方,下面用夹杆石固定。木板高出铺房之上,使顾客远远即可望见招引其前来购买。上面写着商品来源和特色。颜色常用白地黑字,也有用黑地金字的。中药铺一般这样书写“某某堂采办川广云贵生熟道药材”、“本堂遵古炮制饮片应症丸散膏丹一应俱全”等语。
对联
老北京商店也把这一风俗移用于门脸装璜上。红地黑字,上下带金边的对联,在旧式商店街道上触目皆是。对联的词句与一般家庭所贴的不同,多是商家希望买卖兴隆专用的。用的较多的是“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还有一种是专营商店使用的。如颜料店用“颜分五色霞光彩”、“料俱十全耀日明”等。澡堂用“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等。还有一种叫“门对”,即针对本家字号而用的。如“祥瑞斋”蜡铺对联“祥光普照千世界”、“瑞气籍回万户门”。将对联的两个字头合在一起,便是“祥瑞斋”的字号。有些商店是将对联写在两扇门上,待把门关上时一副对联并肩而立,第一行字便是本家字号,所以人们称它为“门对”。又如老北京“北豫丰”烟铺对联“豫建微祥烟景丽”、“丰收有象雨风调”。“义增德”拢庄对联“义以一气财源广”、“增进四方利泽长”等类似门对很多。
店铺还有讲买卖信用的对联如“言不二价”、“俱卖满钱”;“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利已利人真公益”、“同心同德太平春”等。人们使用这些吉祥词语的对联,不仅反映了商人店主希望买卖兴隆的心理,而且还起到了装饰门面的作用,同时又为顾客提供了很好的书法作品。很多商店都以名人题字书写而感到自豪,也确实吸引了不少观赏者。
上面说的是老北京店铺字号、牌、匾、对联。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北京店铺的经营方式和门脸装璜也随之而变,对联已见不到了,招牌被现代化的广告和霓虹灯所代替。唯有字号匾额依旧以它独特的民族形式继续放射着光芒。北京现在有几十家老字号像“全聚德”、“六必居”、“东来顺”、“正明斋”、“同仁堂”“柳泉居”等继续延用原来的字号。近几年北京又诞生了很多新字号,不少现代书法家的墨宝上了匾,与老字号匾并肩媲美,成为北京新型商店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