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是河南南阳卧龙岗诸葛武侯祠内最著名的对联,可以说天下闻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副对联,意境深远,不仅高度颂扬了诸葛亮的一生,而且又缓和了文人之间的一场争论,真可谓两全其美。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三国时蜀国丞相,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深受后世的尊崇,因此,诸葛亮的生平事迹就备受关注,可是由于年代的久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争论,像诸葛亮的“躬耕地”就存在襄阳和南阳两种说法。
“躬耕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忆自己未出茅庐时说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就是这个“南阳”引起了争论,究竟是指湖北襄阳附近的南阳墟,还是指河南的南阳郡?历来说法不一,甚至因此打起了笔墨官司,湖北、河南两省的文人学者纷纷引经据典,力图“考证”南阳出在本省,以增乡光。
到了清代道光年间,湖北人顾嘉衡任职河南南阳知府,他重修武侯祠时,面对这个问题,便写了这副对联,意思是说,诸葛亮一心为国,并不分君主是先主刘备,还是后主阿斗,他名垂千古,为天下人传颂赞扬,又何必分辨什么襄阳、南阳呢?
这副对联其实并没有解决诸葛亮的“躬耕地”是襄阳还是南阳的问题,甚至有点回避问题,和稀泥的感觉,但是联语措词文雅,意境高远,一经顾嘉衡写出,人们便竞相传诵,顾嘉衡因此声名大盛,许多人由此联记住了顾嘉衡这个名字。
民间传说,顾嘉衡是湖北襄阳人,到南阳做官,襄阳人做南阳官,看他如何面对诸葛亮襄阳和南阳之争这个问题,南阳文人于是提出让顾嘉衡给武侯祠题副对联,顾嘉衡明白其中的玄机,为了不出卖桑梓,又不得罪当地豪绅,思虑再三,采取折中之策,写了这副对联。
其实,顾嘉衡并不是湖北襄阳人,而是湖北宜昌人,祖籍是昆山,这可以从顾嘉蘅在给南阳武侯祠题写的匾联落款中看出,这些落款常有“楚彝顾嘉蘅”或“东湖顾嘉蘅”字样,而“彝陵”、“东湖”即今湖北宜昌市,这是顾嘉蘅父亲顾槐任职的地方,后人以讹传讹,或让故事更具有传奇性,便把顾嘉蘅传成了襄阳人。
顾嘉衡很有才学,是道光二十年(1840)二甲第五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自道光二十六年曾任河南省南阳府知府,他在职期间勤于政事,清理积案,修城竣隍,抵御捻军,深受清廷器重,接连五次任南阳府知府,也深受当地人们所赞扬,成为了南阳当地著名的历史人物。
这副对联就是顾嘉蘅第五次出任南阳知府时给武侯祠撰写的。顾嘉蘅非常佩服诸葛亮的人格,先后与咸丰四年和同治三年两次对武侯祠进行了大规模重修,这副对联就是顾嘉蘅第二次重修武侯祠时撰写的。顾嘉蘅不仅重修,而且还提高了武侯祠的文化内涵,将颇能体现诸葛亮立身治国的《将善》、《兵权》等4篇文章镌刻于祠内,并作有多篇怀古诗文和楹联,至今武侯祠有他亲书的匾额有4方,对联有6副,题咏石刻等达10余块。
那么,顾嘉蘅对诸葛亮的“躬耕地”是襄阳,还是南阳的问题,有没有自己的观点?有,他认为诸葛草庐在南阳 。早在道光二十七年秋,顾首任南阳知府时,即为草庐撰写对联称诸葛亮“抱膝此安居”;咸丰三年春,他三任南阳知府时为卧龙岗作诗说自己“三仕惭来三顾地”;咸丰四年冬,他又指出“诸葛庐即躬耕旧地”,这些对联石刻现在还都存在,有兴趣的可以到南阳武侯祠看看。
当然,现在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定论,两地的学者文人、官方和民间还在明争暗斗,毕竟现在已经上升到了经济文化的高度,为提高当地的曝光量和促进文旅事业的发展,更是势在必得。依笔者看来,没有结论就是最好的结论,这样能保持热度,两地能双赢,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