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谁家翁媪的拼音:wū bái shuí jiā wēng ǎo
“白发谁家翁媪”这句诗词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是其田园系列作品中的一首。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其中,“翁媪”指的是年老的夫妇,而“白发”则形象地刻画了他们的年迈之态。整句话以一个疑问句的形式出现,既表达了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也引发读者对于人生百态的思考。
诗句背景与创作环境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屡遭排挤,壮志难酬。在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时代背景下,他被迫退隐山林,在江西上饶度过了许多岁月。这一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转向田园题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乡村风光和百姓生活。《清平乐·村居》正是在这种心境下诞生的作品。通过描写一对老年夫妻及其子女的生活场景,辛弃疾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于平凡的日常之中。
诗意解析:白发谁家翁媪
“白发谁家翁媪”一句位于全词的开篇部分,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它以一种好奇的语气提出了问题:“这是谁家的老夫妻呢?”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拉近了读者与画面的距离,还增强了代入感。接下来,辛弃疾继续描述这对老夫妻的形象——他们坐在茅檐下,操着吴地方言相互逗趣取乐,显得格外温馨。这种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真实可信。
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
从艺术角度来看,《清平乐·村居》具有鲜明的田园诗特点。它采用白描手法,注重细节刻画,避免过多修饰,从而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氛围。同时,辛弃疾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将农村的安宁与官场的纷扰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突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白发谁家翁媪”作为全词的引子,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的关注。
现代意义与启示
今天,当我们再次吟诵“白发谁家翁媪”时,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人性温暖。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往往忽略了身边的亲情与幸福。辛弃疾笔下的这对老夫妻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始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港湾。同时,这首词也鼓励我们去发现并珍惜那些看似平凡却弥足珍贵的美好瞬间。
“白发谁家翁媪”不仅仅是一句诗词,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让我们学会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并在简单的事物中找到真正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