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我的表妹,给了我一些“00后震撼”。
我说春节亲戚爹爹不休,说教登峰造极;我00后的表妹教我:“你就拿手机玩游戏,不爽了就笑笑,然后放timi的声音。”
我说行李太沉、没有人能够在地铁-高铁-客车之后,还能保持优雅;表妹问:“为什么不邮寄,一编织袋打包寄回来不过一杯奶茶钱而已,根本不用早早排队进站抢行李架,神清气爽。”
做姐姐的不语,只是一味受教。
在我把行李打包送往牛马之都,感叹时代进步的时候。
表妹看着我为返京高铁途中准备的饼干、面包,忍不住露出关爱老年人的表情:“姐,高铁饭现在美食评分应该比北京高,你不知道吗?”
第一,北京也是能吃的。
第二,说好北京、高铁、飞机预制菜一家亲呢,高铁你什么时候偷跑了!
高铁上的东西,真的好吃吗?
一、高铁零食三件套,谁买谁知道
曾经的“铁路食物”,是一种途中的嗅觉噩梦。
众所周知,图片是不能传递味道和声音的。但这两张图除外。
老坛酸菜牛肉面、脚臭味、汗臭味、厕所味……味道不分先后,会在走进车厢门的那一刻一起向你涌来。
在你刚落座那一刻,一句提醒就会在你耳边响起:“盒饭饮料酒水零食有需要的吗?收一收脚,让一下,谢谢。"
7块的可乐,10块钱的脉动,还有一堆包装熟悉价格陌生的零食……
这个小推车上的东西,如果你需要过一次,你就再也不需要了。
没人知道曾经避而远之的高铁零食,什么时候火出了“必入三件套”:西梅、酸奶、牛肉干。
西梅果肉饱满,酸甜开胃,起到一个“你只要敢把手放在试吃那里,就会不由自主入一袋”的效果;
奶酪味道香甜,有草莓、黄桃、蔓越莓,嚼起来是有颗粒感的,奶香味很足;
牛肉干这边,据说香辣味好吃程度一骑绝尘,油油润润,嚼起来不费劲。
虽然一问价格,100块钱3包,稍微有点贵,但是几乎所有想着“有点贵,下车找平替吧”的人都傻眼了:这是高铁上的独一份。
100块钱3袋,虽然贵,但下了高铁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味道。
多少人找了又找,还是发现高铁上的更好吃:“是我的幻觉吗?我怎么觉得高铁上的奶味更浓呢?”
无数厂家闻风而动,纷纷推出同款,都以失败告终,几乎没有一个比得上原装高铁三件套原装的味道。
不是每一个零食,都能称得上高铁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