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肩接踵的拼音
Mó jiān jiē zhǒng
成语简介
“摩肩接踵”是一个汉语成语,直译为“肩膀碰着肩膀,脚尖接着脚跟”,形象地描绘了人非常多,拥挤到几乎无法移动的状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群密集,或者形容事情非常繁忙的场景。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策·齐策一》,书中记载了苏秦游说各国联合抗秦的故事,在描述当时齐国首都临淄的繁荣景象时,就使用了“摩肩接踵”的说法。这表明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用这样的表达来描绘热闹繁华的城市景象或者盛大的聚会。
现代应用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摩肩接踵”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口语交流中,用来形容人流如织、拥挤不堪的场面。比如,在节假日的旅游景点、大型购物中心或是地铁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
成语故事
据传,战国时期,齐国的都城临淄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非常繁华。苏秦在说服齐王加入合纵联盟的时候,为了说明临淄的富饶与强大,便描述了临淄市井的热闹情景:“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这里的“人肩摩”即为“摩肩接踵”的早期表述之一。
成语寓意
“摩肩接踵”不仅是一个形容词组,它还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即使在人多拥挤的情况下,人们依然能够相互理解、和谐相处。它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于集体活动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繁荣景象的美好向往。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