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无音信的读音
“杳无音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ǎo wú yīn xìn。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情况,即某人或某物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任何消息或信息。“杳”字在这里的意思是遥远,不可寻;“无”字表示没有;“音信”则是指消息或信息。整个成语传达了一种无法联系或找不到踪迹的意境。
成语的出处
“杳无音信”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元代 郑光祖的《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三折:“自执手临歧,空留下这场憔悴,想人生最苦别离。说话处少精神,睡卧处无颠倒,茶饭不知滋味,放废了针指,消瘦了容颜,空没乱地堤防怎地,养心难可自宜。老夫人治家严肃,几番心上踌躇,慢拈针线,长吁气。不知他抛梨撒枣,不知他煎麦料豆,不知他暮雨朝云,不知他枕冷衾寒,不知他愁潘病沈,几时得闺房内、和如意乔公双渐如鱼似水,早忘了父母慈、眉南面间阻。恹恹害不起的症侯,须是我心头的风流。害的我须臾咫尺如千里,捱不过如年夜五更头。我这里展转无眠,却原来他那疋夫妻,杳然无消耗,好教我兜地肠慌腹热,身心如痴似醉。
成语的用法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消失,比如一个人突然失踪,或者一个消息没有得到回应。例如:“自从他出国后,就一直杳无音信。”或者“自从项目开始以来,我们就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进展的消息,真是杳无音信。”
成语的近义词
“杳无音信”的近义词有“音信全无”、“石沉大海”、“杳如黄鹤”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消息或人的消失。
成语的反义词
与“杳无音信”相对的成语有“消息灵通”、“络绎不绝”、“源源不断”等,这些成语表达了消息或联系的频繁和活跃。
成语的例句
1. 他自从去了那个偏远的山区支教,就杳无音信了。 2. 战争爆发后,他们失去了联系,杳无音信。 3. 虽然我们一直在寻找,但是关于他的下落,至今杳无音信。 4. 她出国后,就再也没有给我们写过信,真是杳无音信。 5. 那封信寄出去后,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杳无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