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静心的古诗
古时候,禅宗及诗歌风行一时,许多禅宗大师以及文人墨客都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其中不乏与静心有关的佳作。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首包含禅语静心的古诗,希望能引发读者对于禅宗思想及静心修行的感悟。
梵天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梵天赞是唐代僧人慧能所写,诗意深刻,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以及对于人生须尽欢的态度。
但与其仅仅沉迷于欢乐之中,我们需要懂得察觉当下的一切,并在静心中领略到生命的本质。在一片梵天赞般的虚空之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意识到生命的宝贵,进而更好地珍惜时间、关爱他人。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笔下的山居秋暝,通过对题材的描写及写意的空间处理,表达了秋日的独特韵味。其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等既表现了大自然的沉静与萧瑟,也象征着人的思考与思维的开阔。
在通过禅坐这一方式静心修行及冥想时,内心也会逐渐地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我们可以感知到清泉、松涛、竹声以及莲香,对于喜爱自然美景的旅者们来说,这样的感受可能异常熟悉。在禅宗的思想里,我们不应该将自己与周围的风景分割开来,而应该将我们自身视作自然界的一部分,并感知生命之间的香火情义。
静坐三昧
莲欲出污泥,香自带露珠。幻境空记取,清凉亦会居。
静坐三昧这一佛家禅修方法,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冥想及静思,消除杂念,达到心地的清净与明澈。
莲欲出污泥,香自带露珠一句,是对于冥想修行的一种比喻。我们可以将内心比喻成污泥,压迫着我们的清晰思维及情感;而当我们获得超越过去、摆脱束缚的能力时,就如同莲花在污泥中生长一般,生命的价值也不禁随之增加。
幻境空记取,清凉亦会居。亦表现了冥想中逐渐消除杂念的过程,在消除杂念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发现原本围绕我们的种种幻象,也开始逝去,而取而代之的是全然真实、清晰、清凉的境界。
最后的总结
上述诗篇仅是几首表达禅语静心思想的古诗而已,但不难看出,禅语静心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思想财富,其对于人们日常的生活、意识乃至行为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禅宗思想的启迪,我们不断前行,一步步向着心灵圆满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