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廉洁名言
竹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竹子被誉为廉洁的象征。竹子像一位贤淑的女子,她不仅有高雅的姿态,而且保持了自己清晰明快的性格。以下是有关竹子的廉洁名言:
竹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语出《庄子》篇中的“周穆王之时,楚有缪公,知渔业,而好器之鬼。……公曰:“吾子好道,力猛至,此必不四方之秦、楚乎……取诸竹间。竹坚、刚、毋益于鸟兽;夏热则为蠹所蚀,寒则箫之声发而裂矣。……子渔既得之而又求其详,曰:‘我知之矣!’其於道也,不犹人之有欲乎?
这句话传达出竹子不但外形刚强,而且含蓄内敛,拥有一种像鱼游水、在器物中游走的定力,就像竹子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给人们带来欣喜和惊喜一样。
笃守本性,而后能得道成仙
笃守本性是道家学说的核心理念之一,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道德水准。而竹子正是通过笃守本性而成为集道德、美感于一身的佳木。早在唐代,李白便有诗篇写到:“箫鼓哀赋﹑胡雁哀鸣, 空调秋思瘦,劝君今夜须沉醉, 诗人自有堪悲行。可怜竹影俱松月,长安古道马迟迟。”
竹子就像一位隐士,不同于其他芸芸众生,她尽可能地追求自己的理念,而不是被世俗和时势左右。长年在山水之间,她依然能够保持纯洁和宁静,笃守自己的本性。因此,竹子的美感来自于她本质上所具备的永恒之美和道德之美。
竹头万状,竹心一如
这是一句流传于民间的名言,意思是竹子有许多竹枝,并不断地发展、更新,但无论多少枝条变幻莫测,其中的竹心却始终如一。这句话传神地表达了竹子所体现的稳定性和忍耐力,也为人们衷心地教育人们,不论走到哪里,不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在任何情况下,保持自己的本质和内心的澄明,是坚守信仰、追求幸福的基本前提。
小小的竹子,却藏着庄重的品格和人生的哲理。正是因为廉洁有道的竹子,才汇聚成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景象,被世界人民所敬重和宝爱。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