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他什么特点呢?
郭:香菜、辣青椒、勾葱、嫩芹菜、扁豆、茄子、黄瓜、架冬瓜、卖大海茄、卖萝卜、胡萝卜、扁萝卜、嫩芽的香椿、蒜儿来、好韭菜。
郭:成口罩了,
郭:就这一嗓子,站在长安街上,通县都听得见。
于:别瞎起名字,什么卖菜同期声啊?
郭:吆喝包才,吆喝起来大大咧咧的,是这个味儿的,
郭:人家是坐商,咱说的什么呢,走街串巷,
于:哪两句?
于:大褂!
于:那大教和清真包子吆喝起来可不一样,
于:那吆喝起来什么样呢?
于:济着他这卖,
郭:我让一毛我去一毛我去一毛我让一毛哇,你给两块二,
郭:我就纳这个闷了,
郭:啊,坐底下听,录音放我也听,听着听着听不着了,马先生也故去了。
于:是啊。
于:什么节目?
于:是卖什么的呀?
郭:可以是可以啊,不过您得帮帮忙,
于:这“本儿”还差一点儿,能上去吗?
于:就是黑的啊。
于:《十点种开始》,
于:您把字儿说准了,“说、学、逗、浪”那是徐德亮。
于:在咱们北京来说东西南北城吆喝出来可不一样,
于:叫什么呀?
郭:旁边儿那主也跟他学,“哎,就是没有核儿啊。”一分钱都没卖,
于:哎哟我可不会吆喝,
于:什么时候出来呢?
于:我问问你这北城怎么吆喝?
郭:哈哈哈,还差这么一点儿,努点儿力就上去了,快点儿,
于:怎么?
郭:出来没吃药吧?回家打针去吧!我这一句没吆喝呢我赔什么了?
于:是啊?
于:您给学学吧,
郭:天津狗不理不吆喝,
郭:还别说,是不错,比刚才是不错,就是这“本儿”,这“本儿”你再努点儿力就上去了,
郭:十年八年也盖不坏呀它,说面子有多宽,说布匹有多厚,这锥子锥不动,这钢针扎不透啊,你是多么快的剪子都铰不动它。
于:那天津怎么吆喝呢?
郭:睡到第儿天早晨起来啊,漱口洗脸推着自行车上班,刚出胡同口就听旁边儿“包”。
郭:第二天又出来了,
于:忘不了,
于:真好听,
郭:两个字,肉包。
郭:不让您吆喝,您来个小伙计帮衬一下,我让价的时候有您这么两句话,
郭:词倒是对,感情不对,你得跟真事儿似的啊,让价啊,马上就要赔了,“掌柜的,别让了,瞧本儿,再让就赔了!”真事儿,自己的买卖呀,
于:对,那是九三年的事情,
郭:大家都喜欢你,
郭:尤其是这个小买卖吆喝,这叫“货声”啊,
于:是喽,
于:是啊?
于:来吧,
于:三块六。
于:那就是前几年啊,
郭:一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大爷,挎着一个小竹篮儿,里面盛着二三十个小包子,上面盖着小棉被儿,白天还不出来
于:我说呢怎么等一宿啊,
郭:咱就说这意思,
于:好,“掌柜的,”
于:这人睡觉什么毛病啊?
郭:大屁股蛋儿啊,还得两条大粗腿了吧,肥肥大大的足以够了吧。您千万别把我们当做高阳摊儿卖的那桩是万样货了吧啊,你到了高阳摊儿,你买了万样货,是您要一下水,再又往身上搭,再被大风刮,什么汽车马车飞机迫击炮那机关枪都追不上啊它,怎么回子事?它刮跑啦。说这块布头啊,卖多少钱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