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3年义务支教个人总结范文
时光匆匆,10年湘西义务支教的情形还历历在目,09年二十天的支教竟也结束了。记得去年出发前的懵懵懂懂和对湘西的无限向往,到腊乙村后的激情无限;今年看着身旁的队友对支教充满着无限的憧憬、充满着大干一场的豪情,自己则少了分冲动,多了分理性与冷静。冷静地看待着每一天、出现的每一种状况、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分析、认真解决。解决了,不敢懈怠地迎接着下一个困难;解决不了,赶紧寻找队员们的帮助。就这样,20天里,一直绷紧着神经,不敢有半点松懈。支教结束后,疲劳的神经终于松下来了,开始静静地回顾支教所有的点滴了:
早在寒假时,我就开始准备支教的事情了。但当时我对于支教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否定。从去年支教回来的半年里,我一直在想:我们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多的精力、那么大的经费开支所做的义务支教意义何在?那边的孩子真的在我们这学到了多少东西吗?当地会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有多大改变吗?我们真的在其中获得了多少吗?而且我们去年在腊乙村的表现相对来说应是很不错的,无论是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还是在当地形成的良好口碑,这样的队伍的支教效果都无法令人满意。另外一些没有经验的支教队伍呢?他们做的怎样?他们会让社会给支教冠上一个什么修饰词?一系列的问题困惑着我,甚至一度使我想放弃支教。
但我作为心星家教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有责任、有义务完成协会最大的一项工作,我必须组织这次义务支教,并保证它的顺利进行。所以在筹备支教时,我想尽一切办法使它更具有意义。决心在长沙为湘西的孩子募集一个“爱心书社”,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志愿者团队”,把原先两个星期的支教时间延长到二十天,并带给孩子们一个快乐而充实的暑假,在这二十天里给当地人留下一批完美的大学生形象,一定努力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联系资助
而现在以上种种设想均已实现或是正在实现,毋庸置疑,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此次支教的实际意义。如果真正圆满完成了以上几项设想,相信无论是哪只队伍的哪次支教都是成功的,都是有意义的。这些设想可以使得否定支教的人重新审视支教。
刚到补抽乡,支教还没进行时就连续遇到了两个巨大的困难。首先是原定的支教小学过小,如不能换到更大的学校,所有的支教计划必须跟着调整,很多的设想将成为泡影。经过艰难地努力换到中心小学后,校长却不允许我们召集学生到中心小学上课,如不能解决,无法想象今年的支教会是怎样一个情景。不仅如此,在校准备阶段、支教期间还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我们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但这些问题最终都得以顺利解决,面对困难,我们毫不畏惧,迎难而上。我为我们面对困难时的魄力与勇气而感到自豪,更为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得到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拿着队员们的总结、日记,看到队员发自内心的感慨、不断成长的印迹。我知道我们的支教是有意义的,我们的队员在成长,在支教的顺境与逆境中得到的磨练将会受用终身。
当地的孩子们虽是可爱,但毕竟年纪小、不懂事,有很多做得不尽人意的地方。见到我们也不打招呼,看完图书后不放回原位,借东西不说谢谢,上课不敢发言
但经过不断地努力,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路上时常能听到“老师好”了,码放整齐的图书再也不用时不时地整理了,借出乒乓球、羽毛球时常能听到“谢谢”了,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了
孩子们点点滴滴的改变,我们都记在心头,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努力付出的回报。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们欣慰自己的付出实现了价值,忘记了困难带来的伤痛,知道我们来这一趟是值得的。
虽然近些年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提升,但湘西地区的教育现状很让人担忧。窘迫的经济条件,使得一些孩子甚至无法完成义务教育;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家长们哪会把精神层面上的教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读书与否全由孩子兴趣;而幼小的孩子哪里会真正懂得“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未来”的道理,读完初中就去打工甚至成为理所当然;恶劣的环境、低下的待遇吸引不了老师,仅花垣县就缺编数百名老师
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都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但这是我们通过亲身的支教了解到的,现在还有很多人不了解。而我们能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状况,使更多的人关注湘西,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我们相信关注也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用二十天时间结交了十余位值得铭记终生的朋友。在这里的每一位队员都是有爱心的人,都是为了他人能够牺牲很多的人,都是有着很强的能力的人,都是选择了崇高的人,都是我至亲的队友。
二十天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提携;我们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一起为同一个理想奋斗。我们之间深厚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即使是每天生活在一起的舍友,也可能各忙各的事情,各走各的方向,分开后各奔天涯。而我们则是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我们的感情绝不会因为支教的结束而中断,这份特殊的感情将一直延续下去,直至永远。
篇二:2013年暑假义务支教个人总结
为期十几天的支教生活结束了,带着眷恋,带着不舍,踏上返程。窗外依旧是炙热如烤,窗内汗津津的我平静的回首着那些日子,一幕幕仿佛在眼前。
去湘西,了解湘西状况是我入大学以来的梦想,所以这次的湘西支教让我兴致勃勃,我似乎明白了热血青年,虽然自己也许达不到那境界,但也是强烈的憧憬着,用心在努力着。如果说刚去报名时的我仅是满腔热血的话,那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后的我,则是一个多了很多的理性的大学生。十几天的支教绝不能彻底改变什么,可是我们的动机如何,我们的起点如何,我们的信念如何,都将影响到他们。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踏上了湘西支教之旅。仍记得刚到达排达坝时村民和小朋友们的好奇的眼神及村长支书的热情,这无疑给我们注入了努力的勇气。我们都希望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课堂,带去另一种关怀,带去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十四个人的团队,十四个人的家,每项活动,每个人都会参与,教学,走访,做饭,买菜等等。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支教生活。
我来自农村,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纯朴的乡民,这里的宁静,让我倍感亲切,彷佛是回到了家一样,很快的,我适应了这里的水土。可是支教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第一天到达这里,村长为我们送来了柴炉,锅,碗等炊具,但是说到做饭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没有盐,没有油,没有米,没有火,几乎每个人都补充了一番,一列单子,所缺的东西还真不少,赶紧的安排人到镇上去大购物。到第二天做饭时问题又来了,十四个人,要下多少米了,要炒多少菜了?结果第一顿稀饭,几乎成了饭,每个人都笑着说:“继续摸索继续摸索!”看来当好一个家真是不容易,妈妈有多辛苦了?夏天时大汗淋漓,冬天又要忍受冰凉刺骨的水,相信通过这次的支教活动,不仅是我,每个人都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会更加珍惜,更加热爱今后的生活了。
此外,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要成为了一名老师,站在讲台上,向小朋友传播知识。还记得高二时的课堂上,我向老师和同学说我的理想是做幼师,理由是喜欢孩子的纯真灿烂,想让他们在教育的初期就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尽管现在对我来说那个梦想已经离得太远,但是我还始终记得,而这次支教正好可以让我实现曾经的梦想。所以去之前,我就努力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的课,怎样才能让他们学的更好更快,上网搜索资料,准备教案并记下一些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去姨妈家时,更加留意正在上幼儿园的小表妹,看她的课本,问她老师上课都有什么内容,和她聊天,了解小朋友的一些心思等。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准备的那些课堂知识根本就不能用在他们身上,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同一个起点。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还得考虑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英语基本上是才入门,如果才启蒙就失去了兴趣,那我就是罪魁祸首了!所以在第一堂课上,我就向他们比较了英语学习和苗语学习,希望消除他们的“英语难”的障碍,然后在每堂课上或做些小游戏,或唱英语儿歌,课后布置一些有趣的作业。在平常的生活中,总是让他们教我说苗语,然后我就“顺便”地告诉他们英语说法。我们都是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看着他们认真的学,热心的教,我很开心,这种融洽的气氛是我想要的。或许我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每次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度过40分钟,没有让他们觉得无聊,我已经很满足了。
当了十几年的学生,做了十几天的老师,角色的转换,换来了更多的是理解。以前总觉得老师跟我们说的“老师的心愿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都有出息”之类的话是那样假,听多了甚至觉得反感了。但是现在,那些话却是我想对这些学生说的,我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能够一直像现在一样,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我牵挂他们,我们走后,他们的学习,他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了?我想到了我的老师们,无论严厉或慈祥,都是用心的倾注了他们的所有,让我在温馨的气氛里学习生活,让我感受到他们的温暖,现在的我想用另一种心情来感谢他们。
在整个支教活动中,在队里我是日常记录员,在教学中我仅需教英语,而且课程安排不多,所以我的任务是比较轻的。尽管事实上我想能更多的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但是一个团队的决定,需要每个人去遵守和服从。我只有在平常的工作之余,用心的倾听,用心的感受。每次的例会上,我一边听一边记录,特别是在各班主任汇报各班级情况的时候,队友们都是如此的细心,许多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被提出,被讨论,然后得到大家的重视,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成长环境,每个人看问题的层次,看问题的深度都是截然不同的,这样的讨论,这样的交流,集合了每个人的细腻,让我的视野更加的开阔,而且确实让我对孩子的了解多了很多。
按照我们的规定,每天都需要进行走访的,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对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我走访的次数不是很多,可是每次都感慨颇多。小朋友很热心,每次都帮忙带路,给我们讲他们的趣事,还像小大人一样,提醒我们注意这注意那的。这里的孩子家庭状况普遍不是很好,留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每天忙完田里的活,回家后还得照顾孩子,做家务,非常辛苦。而他们的生活费及孩子的教育抚养费几乎都由这些老人承担。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幕,走在路上,老人背着背篓,低着头在爬坡。有点心酸,农村的生活固然比不上城市,年轻人出外谋生许多也是为生活所迫,留守老人更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可是那些子女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寄些生活费,多多关心一下孩子,即使是电话里简短的几句话,都可以替老人们分忧的,至少可以让他们在精神上不感孤单。想起了在家的爷爷奶奶和外婆,爸爸妈妈在我六岁的时候就出外打工,至今还在为生活奔波,每年只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我和妹妹一直跟爷爷奶奶住,现在我们姐妹两也出来读书了,每次打电话回家都能感受都他们的欣喜,简单的问候也是强心剂。生活苦点,累点,他们已经习惯了,也不在乎,可是心灵的孤独是需要孩子去关注的,我真希望那些年轻人能给老人们多一些关心,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
篇三:2013年暑期义务支教个人总结
在湘西的日子,已如飞驰的列车,与我的生活渐行渐远。向记忆的远方挥一挥手,依稀听得到孩子们的欢笑,唤醒了我心中的真实,我无法说清这种感觉究竟证明什么,但是我只求能够再次出现,原封不动的供我受用,使我最终彻悟。
回忆很甜,过程实难。
特别的感动献给特别的排达坝
记得7月13号的上午,当小皮卡拖着我们满身的疲惫,越过无数盘山石子路,来到排达坝村时,我们的身上,行李上,又多了几层尘土,就像是我们遇到的困难,我们要面对,要拨开尘土,在风雨中伫立!我们不是在孤独的奋斗,这其中,村里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给予了我们帮助。当我们面对一栋空楼的无助时,村长送来了被子、厨具、柴火。记得我们还在为第一顿饭没有炊具做菜而发愁时,村长正好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苗家人朴实的菜肴,大碗的腊肉,填补了我们队员的胃,更温暖了我们孤寂的心。还有麻老师的酸菜,以及她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对我们的关心。村里对我们的关心,使我们不止一次受感动,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支教的中期,我们队的柴火不够用了,一打听柴火的价格,一百元只有五十公斤的柴火。对于本来经费就紧张的我们,这种价格难以负担得起,想想先前有学生家长问过我们需不需要柴火,都被我们给推辞了,因为我们坚守的原则,这柴是不能收的。正当我们发愁的时候,不得已,我们就去跟村长商量,村长特别热情,立即帮我们解决。有天夜里,我们看都院子里有个背着一大捆东西的人正准备往楼这边来,还拿着手电筒,是谁啊,当时还特警觉,走进一看,原来是村长给我们送柴火了。村长说担心第二天支书那边的柴不能及时送到,怕我们没柴做饭,临时给我们顶一顶。村长朴实低调的为人,我们很受感动。记得汇演前夕,他还冒雨给我们送来音响。一个村的领导者,往往可以代表这个村的形象,排达坝的村民们个个热情,以至于我甚至会怀念在井边和他们一起洗衣服时的情形。村里对我们的支持,是我们支教的最大动力之一。
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
刚刚开始支教的时候,相信许多队员和我的心情一样忐忑,以及,试图以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去和孩子们接触,还很无奈的该不明白,自己的热情会把孩子们吓跑。人与人相处需要一个过程吧,哪怕是和小孩子。很感动后来孩子们喜欢牵我手,就算扯我的衣服,在白色的队服上留下他们的“爪印”,真真实实的付出,才看的到孩子们的笑容,有时候自己偷懒休息啦,就会后怕孩子们会离我远了。关系亲近了,有许多细节就不会计较,开始看着他们都那么脏,是很不习惯的,会试图给他们洗脸洗手。后来倒觉得,那时可爱的标志,而且,环境的不同,有些东西,是你自己难以改变的。想起湘西午后金色的阳光,带着孩子们穿过尘土飞扬的石子路去井边喝水,那些孩子们之间的打闹争吵已是依稀记得,只清晰的想起水花喷打在他们眯着小眼的脸上,似乎连水花都荡漾着幸福,阳光点缀在孩子们湿湿的脸庞,星星点点,异常灿烂。孩子们就是这样,简单、快乐。好比这时路上来了一辆采石车,带来了浓浓的尘土,自己很可能捂着鼻子一脸苦相,可是孩子们呢,车一过,你还看到他在“烟雾”中喊呀、叫呀,特开心。所以,在湘西,我感受到的许多种细节,都被我自己称之为“生活状态”,有些东西,在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只能是去理解,用平静的心去感受。
作为一二年级班主任,是我的福气,当然,这是后话,因为其过程实在令人“挣扎”、“纠结”。确实,正如乔燕所说,我有更多与孩子们接触的机会。是的,而且意义不同,更加带有一种责任。无论有课没课,都要去班里瞧一瞧,若是遇上赶集、做饭、甚至是小偷懒,会不去教室。可是有意无意,心中牵挂,第二天特向见见孩子们有什么变化,问问有没有听话呀之类,其实,是心里有歉意。而孩子们难得在意。想教好他们,就是要舍得花时间。当然,还得花点物质上的,给点小诱惑,当时我几乎每天都有准备糖果,发给当天最听话的小朋友,那时扯着嗓子的一句:看谁坐的好,棒棒糖就给谁!之后的片刻安静总会被调皮的孩子们的告状声打断,或者是安静以后,突然有排小孩因为椅子不结实而塌下去后的哄堂大笑,亦或是看着瞬间所有小朋友们都坐的笔直,用渴望的眼神盯着你手中的棒棒糖时,你都不知道到底要发给谁的那场景。我不得不偷笑,没有什么比这更可爱的了。汇演前夕,我们排节目,在副班主任的大力协助下,我们班的孩子们越来越听话了,我看着他们站得笔直的小身体,强忍着自己好动的那种表情,我自己都会当着他们的面笑出声来,于是全班也会跟着我一起笑,有的笑得还吹鼻涕泡泡。他们脏脏的脸笑得最好看了。实在是可爱得让我招架不住。我们班有个叫龙斌的孩子,顶调皮,忘不了上课时他肥肥的身体坐在课桌上的样子,白白的脸上总是划满的污垢,整一个“小猫王”。汇演的前一天,还特别叮嘱他要洗干净脸,第二天真的洗干净了。往往,孩子们感动自己的,就是这些小细节。记得有天早晨去井边洗衣服,遇到龙斌的妈妈带着他在洗衣服,龙斌蹲在那里刷双小拖鞋,正在刷的那双被他洗出了颜色,另一只还灰头土脸的呆在旁边,他那认真的样子真是可爱,没想到如此调皮的孩子也有专心致志的时候。还有我们班的龙其珠,有次是去最远的排座村走访,我本来就慢,路上还拍拍照,就掉队了很长一段路,刚好走的还是没走过的小路,就是其珠陪着我走,那么小的女孩,肩膀上还架着大大的脑袋,吸鼻涕的时候,眼里总流露出最真诚的目光。手里一边拿着早晨从家里带到学校没吃完的中午饭,一边对我说:老师,要小心。按理说,这句话应该是我对她说才是啊。所以说,跟孩子们交流,流露出来的都是不惨任何杂质的真诚,面对镜头,他们也不会摆特别的动作、表情,但拍出来张张好看,张张天然。
篇四:义务支教个人总结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获得最多的感受是幸运和感动.很幸运我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也很感谢能遇到一群令我感动的人.虽然活动只有九天,但给我的却是一生美好的回忆,也是人生中难忘的经历.
初到当地,我们受到了衷心地欢迎,我们“三下乡”全体成员奔向一个目标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在为期九天的活动中,队友们走在一起,一起欢笑,一起流汗.白天认认真真做事,夜里热热闹闹的放松.下乡的日子是清苦的,但虽苦尤甜.
但是我也重新了解了农村,虽然说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可是我知道,当地离真正的素质教育还很远,我觉得教育不应该只是限制在课堂上.素质稍高的家长就应该在假期时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尽量在各种活动中找到自己的特长所在,兴趣所在,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是特别有利,而且应该是必须的.
以集体利益为重,无论大小会议发言要抓重点,总结能力要强,考虑事情要细心谨慎,对问题要动脑筋有自己的想法,委婉地跟别人交流敏感性话题的意见,微笑着面对人和事,表现出自己的亲和力,坦诚地对待他人等等.对于自身,我看到了自己对事情有些急躁,考虑事情还不够周全,缺乏创新,凝聚力还不够强等.相信我会努力完善自己的
在义务支教中,我上了一堂小班的舞蹈课.他们平常没有什么机会学这些艺术课程,也没什么机会表现自己.看着那些孩子们热切渴望的眼神,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努力模仿的神态,我觉得我看见了一群天使,他们无邪的笑容渲染着云霞,我真的感受到了美好.
这次活动给了我很深的体会:
l,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责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深化了我们对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经济落后,一切都免谈.社会应该给予不发达地区以更多的关注,让雨露惠及农村.
在此次活动中,我是社会调查组成员,也是后勤组成员,我乐意为队友们服务.我的主要工作是以调查问卷或走访的形式,深入当地农村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调查组所有组员都认真收集资料,设计问卷.在中期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和队友们互帮互学,学到了一切从大局出发.
2,增长了才干,发现了不足,激发了热情.社会实践活动给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学习社会知识和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广大同学的才干.同学们一起合作了很多事情,一起自己动手烧水,洗碗,一起上街进行宣传,一起彩排节目在合作中锻炼了我们分工协作的能力,与人相处时应注意的问题,还有团队精神.
我想以后还应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很锻炼人,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是在书本上所没有的.而社会实践,作为一种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重要形式,又能够很顺利的让我们做到了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相结合,达到两方面平衡的发展的理想目标.
3,展示了形象,宣传了学校,体现了特色.通过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青年大学生的风采.我们都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不怕苦,不怕累.
篇五:2013年义务支教工作总结
7月14日至7月31日,由心星家教志愿者协会倡议并组织,以“关注湘西教育,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团队进行了为期19天的义务支教活动。本次支教活动分为两支队伍,各有十四名成员,我队的支教地点是花垣县吉卫镇的排达坝村。在这十几天的生活里,支教队员和学生们一起度过了美好而意义非凡的日子。回顾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政府和村民的大量支持,有经验也有不足,现作如下总结:
首先是为了提高支教的质量,保证支教成员的安全,在支教前的一个月里,我们就开始着手做了充分的准备:
1,在全校进行队员招募
2,队员培训,包括教师技能培训,安全自救互救知识培训,教师试讲等
3,书籍募捐
4,职责分工及课程安排,十四名成员分为队长,副队长,教学负责人,日常负责人,活动负责人,汇报演出负责人,日常记录员,财务负责人,调研负责人,心理负责人。每名成员都是一名负责人又都是一名普通的老师。
5,部分支教用具的购置,如各种药品,体育器材,棋类,奖品,奖状,汇演所需的彩带等用品。
7月12日晚上,一切准备就绪的我们开始了支教的旅程,经过一番颠簸,于7月13日下午到达排达坝,在村长及支书的安排下,我们很快就安顿下来了。7月14日,主要进行了走访招生,编班,任命班主任,部署明天开学典礼等工作。7月15日,举行开学典礼,进入正常教学阶段。此后,工作渐渐步入正轨,教学,活动,汇演准备等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并于7月30日下午进行汇报演出彩排。7月31日,上午正式汇报演出,汇演主题是“爱心点亮生命,责任成就未来”,节目内容丰富,有朗诵,舞蹈,哑剧,小品,合唱,歌伴舞,村民的特色节目等,下午队员凯旋。
本次支教活动中,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教学,走访调研,队员的生活等。
一,教学方面:
我们共招生108人左右,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小学编三个班,一二,三四,五六各为一班;初一初二一个班,初三一个班;高中编为一个班。由于教室的限制,教学地点和教学时间错开。高中部均从8:00开始上课,9:30放学,小学则从9:40开始上课,下午4:00放学;高中部由于补习时间只有四五天,故“教室”安排在队员的会议室里。
小学的课程设置为: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地理,手工制作,音乐,体育,美术,活动;初中的课程主要为: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为了便于管理,小学班级每班各安排正副班主任两名,初高中每班一名班主任。班主任负责各班的整体情况,如班委,班歌的确定工作,每日汇报班级学生动态,活动及汇演节目的相关事宜等。
在教学方面,我们旨在以新颖的教学方式激起小朋友的学习兴趣,让小朋友过一个快乐的暑假。课上,队员以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后,队员充分利用资源,把募捐来的书籍整理在会议室里,组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并逐步建立了一个借还书制度,学生可以在图书室里自由看书,也可以借回家去看。一方面这方便了学生,另一方面也建立了我们之间的信任,虽然到最后又部分图书遗失或毁坏,但是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我们每个人都见证了孩子们对知识的热情,汇演当天,一二年级的三字经朗诵,队员们看到了台下的村民们会心的笑容。除了课堂教学外,学生都可以从会议室领取各种体育器材进行课外的活动。
此外,各班进行了跳绳,跳棋,象棋,篮球等各项活动比赛,选出前三名或前四名进入7月23日举行的活动决赛,决出前三名。后期,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表现,每班评出三好学生三名,劳动模范两名(初中部评出优秀学生4人,劳动模范2人),在《老师,我想对你说》的征文活动中选出三名颁发优胜奖。各奖项在汇演当天颁发。
支教生活中,虽然大部分的孩子都非常乖,但是当然还存在一些调皮的学生,如何正确的引导他们,与他们搞好关系,是一个难题。通过细心观察,大家都发现,那只是小孩子想要吸引老师的注意,他们虽然顽皮,但是特别敏感特别重感情。于是班主任,任课老师会很主动地去找他们交流,与他们玩耍,适时的给他们一些奖励,并且交给他们一些任务,虽然不能改变他们,但是能让他们感受到另一种温暖,也是我们能够为他们做的。在离别的时候,这些学生的反应尤为强烈。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这里的教育比较落后,学生的学习氛围不是很好,基础很差,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许多学生对26个英文字母还不能进行脱口而出地拼读,英语单词更是写不完整,而且学生受外界影响较严重,有一次一位队友问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长大了想干什么,理想是什么,小朋友的回答是“打工”,这种令人震撼的答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二,走访调研
这次支教活动,我们另一个重要任务是走访调研,该项任务主要有两个内容:学生情况调查,农村老人生活现状调查。
支教生活准备阶段,调研负责人开始准备调查问卷,学生情况调查主要针对来校学生,问卷主要包括学生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家庭成员,学习状况,学习生活开支等,该项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情况,建立贫困学生资料库,为今后的学生资助做好准备。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主要针对各村的老人们,主要从生活方面和精神方面体现,包括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对子女及政府的期望,经济来源,生活费用支出等情况,这项调研是为了真实反映老人的生活情况,引起大家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社会问题,此外在支教后期,我队与一队交换留守青年情况调查的问卷。
走访调研每位支教成员都参与进去,每天在例会上,调研负责人安排次日的走访人员,然后各班主任决定待走访的学生,下午四点放学后,由待走访的学生带路,开始进行学生和老人的走访。我们的走访地点主要是学生所在的排达坝村,下水村,排坐村。一般地,每天会安排三个小组进行走访,每组三名成员,一位负责询问,一位负责记录,另一位负责拍照。由于天气原因,我队实际走访11天,问卷完成情况为:有效儿童问卷73份,有效老人问卷93份,留守青年问卷若干。每天走访后,拍照成员负责整理照片,问卷交由两名调研负责人进行情况统计。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村民与孩子的热情,了解到孩子的家庭情况及学习状况,听到老人的心声,引发了我们很多的感慨和思考。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青年人却悠闲自得;许多的年轻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根本就不甚关心;经济不是很好消费却不低;家庭情况不好却要生三四个孩子;小小的身躯的孩子却能够烤烟;学生们对于苗家文化知道的越来越少,这些都是现状,也是差距!
三,队员生活
十四个人,从全校选拔中脱颖而出,又从队伍编排中聚到一块,大家都相信这是缘分,每个人都积极的融入这个集体,用心营造气氛,努力的做着“相亲相爱一家人”。刚到这里的时候,虽然很多人都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但是大家互相鼓励,极力克服,都没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几天后,有队员出现感冒,肠胃不适,起疙瘩等毛病,大家就相互体贴,相互关心,有的人安慰,有的人为队友煮稀饭,有的人送药,点点滴滴,是一种让大家觉得即使出门在外,也不是一个人的温情。
除了教学和走访,队员的生活最主要就是包括做饭和例会了。日常管理员将队员分成a,b,c三组,各组轮流做饭。对于从未烧过柴火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开始时火总是烧得直冒黑烟,熏得炒菜的人一边流泪一边围着锅转,烧一顿饭能烧一把柴,导致出现断柴的现象,稀饭煮的没一点汤。但是我们发扬不断摸索的精神,终于培养出了“大厨”“砍柴专业户”“烧火专家”,饭做得越来越好,意外越来越少。为了在餐桌上也能体现我们的团队精神,我们规定,除了早餐不需等待其他人,中餐和晚餐都要等到所有成员上桌了才能动筷,并且还要对做饭的队友表示一下感谢。如此的规矩就导致了大家看到的先上桌的队友们无奈的眼神,听到他们催促的声音。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尽管如此,大家的感情似乎因此更加融洽。而且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这次支教,大家的野外生存能力一定提高,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例会安排在每晚的饭后立即举行,持续时间因事而异。会议流程基本为:队长总结,其他负责人安排次日相关事宜或作补充,班主任汇报班级情况,讨论。会议在支教生活中为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大家总结好的经验,提出问题并一起讨论,通过各种方案的比较得到解决方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