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著名古诗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是在公历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而立冬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最喜欢写诗的节气之一,其中著名的古诗《立冬》就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
白居易的《立冬》
白居易的《立冬》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而著名。詹儒贤在《唐诗鉴赏辞典》中说到:“此诗节气入色,以始寒之始,叙写所有东西的资冬,资火,资润,资乾,资摄,资服。全篇用典优美,构思巧妙,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如何应之的和谐境界。”
诗中写到:“立冬万物早睡,各寻生息之根。龙蛇蚺虺退隐,虎豹熊罴藏奔。”这句话形象地描绘出所有生物都在冬季到来之际争相隐藏,以适应寒冷天气的场景。
此外,白居易还写到:“厌厌如有馀烬,寒寒似有残阳。郑来叩版门砚,楼上客思樵唱。”这句话中的“厌厌”和“寒寒”形容的是立冬时残留的秋热和秋意,而“叩版门砚”和“客思樵唱”则表现出当时文人墨客们在寒冷的冬日中对文学艺术的执着和追求。
立冬的文化内涵
除了白居易这首著名的古诗之外,立冬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农民们认为立冬时节就是冬天的开始,是要开始活动“种地神经”的时期。因此,很多地方会在这一天举行香神祭祀,祈求冬天安稳、作物丰收。
同时,立冬也是羊肉大吃的时期。因为农夫们常常认为立冬当天的羊肉最为滋补,而且在民间传说也有着吃羊肉可以提高抵抗寒冷能力的说法。因此,许多地方都会将立冬当做一种节日庆祝,而羊肉则成为这个节日必不可少的美食。
最后的总结
立冬是一个寓意深远且充满文化内涵的节气。无论是唐代文人的诗歌抒发,还是农民们的祈福祭祀,都在表达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也应该学会珍惜每一个节气,每一个时刻,以感恩之心,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转折点。同时,也要鼓励大家在立冬时期多吃羊肉,为身体健康和饮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