搢笏_词语_成语笏的拼音
搢笏是古代文官佩戴的一种文具,是一种短棍,上端有一块小木板,为方便提握,因其外形像一柄小棒子,故名搢笏。
词语搢笏多用于古文与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官员的形象。例如清人王士禛在《滕王阁序》中写道:“再拜告捷,先登受赏,拖泥带水,冒矢受箭,孜孜不倦,道无择木,躬耕陇亩,守分安民,四海固宇,自非木石之能无一瑕:而后檄将之曰:汝前驱驰慕功名,索戈驾驹,左摇右摆,慰劳咸集,搢笏骋情,俯仰奉使。”
成语笏客,既指朝廷官员或官吏,也常用来泛指有文化的人。笏客的“笏”即指搢笏,用来形容文化深厚、熟知礼仪的人。成语中常用于描述人的为官非常清正廉洁。如元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所云:“但屈指西风又侵肌,复搂红巾烟月下,日日江头自叹客。”
除了上述用法外,搢笏还可以用在与书法相关的场合。如:“双龙出海,云蒸霞蔚,一字千金,搢笏挥毫。”这句话用来赞美书法家的墨迹,字句间流露出豪迈与激昂。
总之,搢笏虽然是一种文具,但在文学、文化方面有着广泛的运用。从字面意义到比喻引申,搢笏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古人卓越的文化智慧。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