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
“金鳞”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词语。“金鳞”最早出现在《庄子》的《逍遥游》篇中,其中的一句话是:“吾丧我,汝知之乎?商聚于前,文王以为金鳞,据以为槭,践之如坎,履之如丸,是謐而不厌,是安而不忘。”这里的金鳞可以理解为一种珍贵的鱼,文王仿佛通过金鳞来象征规律的把握和思想的深邃。而在成语中,“金鳞”则意味着坚定的信念和准确的洞察力。
金鳞之约
“金鳞之约”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成语,意味着立下的约定非常坚定不移,不能违背,就像金鳞一样珍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庐山谣》中,后来被用来形容排除万难的约定,例如古代的“桃花盟”就是一种“金鳞之约”。在现代社会中,“金鳞之约”更多地用来形容企业、政治组织、国际组织之间的重要约定和承诺。
金鳞开口
“金鳞开口”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说话非常有分量,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其中写到:“屈原谢曰:‘请开口奏事。’于是贾生至,从容荅之,屈原默然。贾生退,屈原曰:‘吾最爱贾生,其言有如金玉,然其不能为我举大义,大盗舍人,致楚西门豹之难而不见有嘉名于后世者。’”这里的“金鳞开口”体现了贾生所说的话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
金鳞掌
“金鳞掌”是一种拳法名,属于中国武术中的内家拳。它以“气沉丹田、心静神定、身法舒展、腰腿协调”为基本特点,以“掌力柔和而有韧劲、发力奇妙、快狠准确”为技术特点。有人把“金鳞掌”形容为“看似水,实则铁,沉稳持重,以柔制刚”。在练习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质。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这句话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夜泊牛渚怀古》。原句为“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汉时锦字书,空令贵人羞。今日江南同,煞是穷愁无。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醉。此时有妇人,能悲伤并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髭。盼雁来、收书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野岸苍翠染青丝。不知乘夜几人来,fu上双凫去。
这句话是李商隐用来描绘湖水龙王的形象的诗句,也由此被拿来形容在平凡之中隐藏着惊人才华的人物,在逆境中显出非凡气质的现象。